招生下降拉美裔學生漸受高校歡迎

美國各大學過去招攬拉美裔學生不多,隨著拉美裔佔整體學生的比例增加,這些高等學府的成敗現在可能取決於拉美裔學生人數。財務和傳統家庭文化等因素,恐成為拉美裔孩子能否上大學的障礙。

西部州際高等教育委員會(WICHE)估計,到2041年秋季,白人、非裔和亞裔高中畢業生比例將分別降至26%、22%和10%,但拉美裔畢業生將增加16%。

出身墨西哥移民家庭的高中生昆特羅(Jacqueline Quintero)向非牟利教育網站The Hechinger Report坦言,準備搜尋心儀大學時,發現很多學校的白人學生太多,令她缺乏歸屬感。在芝加哥城郊的多明尼加大學(Dominican University),校方為了顧及拉美裔族群而採取英語與西班牙語並行, 令昆特羅決定報讀。

招生服務需調整

這個看起來微小的調整是有助多明尼加大學從2021年開始收生人數增加近25%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由於18歲學生人數開始下降,其他學府在招生上出現困難。

多明尼加大學校長坦普爾(Glena Temple)說︰「我國人口正在改變,高等教育必須調整適應。」

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資料顯示,K-12公校系統的拉美裔比例從10年前不足四分之一激增至近三分之一。有些州份的拉美裔公校學生更高,包括加州(56%)、德州(53%)和佛州(38%)等人口大州。

高等學府過去對拉美裔學生未如對待其他種族背景的學生般重視,隨著學生族群結構出現重大變化,使這些不管是移民家庭後代或本身是移民的年輕人,對校方來說變得非常重要。

然而,上大學的拉美裔學生一直不見增加。原因林林總總,例如讀大學成本高昂、高中畢業需要馬上找工作,以及不少和許多學生來自沒有大學生的家庭而無法得到有效的上大學深造建議。逆轉這種趨勢不容易,加上對校園多元政策的攻擊愈趨激烈,使大學更難招募拉美裔學生和提供支援。

傳統文化與社區障礙

應對這種人口結構變化不僅僅是大學需要招滿學生,對國家經濟也有影響。喬治城大學教育及勞動中心估計,到2031年將有43%職位需要至少有學士學位。勞工市場分析公司Lightcast認為,大學畢業生下降對需要這些學生的產業恐造成勞工嚴重短缺。這意味隨著依賴社會福利的人增加,而支付這些福利計劃的高薪工人卻減少,加劇政府負擔。

面對總統特朗普等共和黨人攻擊多元政策,又禁止大學資助以拉美裔為主的無證學生,許多因提高拉美裔學生而獲讚賞的高校頓成驚弓之鳥。

另一方面,拉美裔大學生的輟學率比其他種放的學生高,這與財政和文化原因有關。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拉美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比白人家庭低25%以上,意味大學對拉美裔家庭來說有些遙不可及。法律及社會政策中心(CLASP)估計,即使就讀低成本的社區學院,仍有超過四分之三拉美裔學生無法負擔,促使不少人半工讀,降低順利畢業的可能。

策略及科技公司Spark451招生營銷部副總經理克爾格(Steve Kerge)指出,拉美裔家庭傳統思想是子女高中畢業後要幫忙養家,大學需向這些父母解釋讀大學的成本如何實現社會流動的最終目標。不過全國學生事務人員協會(NASPA)的統計顯示,73%拉美裔學生是家中第一代大學生,比例是各種族中最高,且不少拉美裔學生就讀的高中的大學諮詢顧問不多,使他們難以得到更精準的相關建議。本報訊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