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雖已退場,餘波卻未散。美國癌症權威華裔富豪黃馨祥醫生(Dr Patrick Soon-Shiong)警告,新冠病毒恐引發一場「無聲癌症疫情」,其影響恐將纏繞全球數十載。
黃馨祥醫生近年屢次呼籲關注新冠病毒的長期危害,最新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聯合進行的研究,印證了他的疑慮。報告指出,新冠病毒或具「致癌性」,能擾亂人體基因調控機制,削弱抑癌蛋白p53的功能,令體內細胞防線潰不成軍,種下癌變種子。
研究團隊從96名染疫者身上抽取血液樣本分析,發現當中無論是仍受「長新冠」困擾者,抑或早已康復者,其體內多種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均出現甲基化減少的情況,即基因「開關」失靈,過度活躍,增添突變及炎症風險。
與此同時,新冠病毒的棘蛋白亦被發現可依附人體ACE2受體進入細胞,這一過程不單引發炎症,還會壓抑負責清除癌細胞的免疫機能。最終結果,或是癌細胞有機可乘,尤其在胰臟、大腸等ACE2受體密集部位。
研究亦揭示,在年輕群體中,直腸、胰臟、肝臟及乳癌等病發率急升。三十歲以下患者中,直腸癌發病率自2010年起預計至2030年將飆升九成。青少年群體自千禧年間至今,癌症增幅達五倍。而乳癌亦愈趨年輕化,過去十年間,40歲以下女性患病人數每年逾萬三。
黃馨祥醫生坦言:「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一切原來是真。若新冠真如癌症般按階段演進,我們恐將面對一場全球規模的非傳染性大疫。」
據估計,美國約77%人口,即近二億五千萬人,曾感染新冠,全球暴露風險無遠弗屆。雖然目前尚未能斷言新冠是否直接致癌,但研究者指出,它創造出一個「致癌環境」——包括慢性炎症、基因突變、免疫失衡等——已足以顯示危機。
黃馨祥醫生呼籲當局嚴肅對待此警訊:「我們仍有機會領先全球,尋求解決方法。這是國家未來健康的大事,不容忽視。」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