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當選市長關鍵 真心重視華人

羅偉(紅圈)在選舉的周末由前市參事和估值官鄧式美(黃圈)陪同走訪華埠,與支持者在街頭合影。記者黃偉江攝

羅偉與中華總商會主席劉運方(右)以及亞太議會主席黃嘉麗(左)共同走訪華埠謝票。記者徐明月攝

羅偉走訪康年海鮮酒家。記者徐明月攝

羅偉拜訪華埠「藝在棱角」非牟利機構。記者徐明月攝

羅偉依中國傳統在岡州古廟祈福。記者黃偉江攝

羅偉勝選召開第一個謝票會,在華埠聖瑪麗廣場舉行,眾多支持者參加。記者徐明月攝

羅偉與妻子和女兒在選舉前手拖手出席競選活動。美聯社

11月選舉落幕,勝出三藩市市長選舉的羅偉(Daniel Lurie)明年1月8日上任。身為全球知名牛仔褲品牌李維斯(Levi’s)集團繼承人的政治新人,從未擔任過公職的他選戰打敗現任市長實屬難得,各方分析其成功當選的重要原因是獲得華人的支持。

三藩市華裔選民主要集中在第1區列治文區、華埠所在第3區、第4區日落區、第7區部分及第11區肖化區。三藩市採取優先選擇投票制,即選民可在候選人中按順序投下第一選擇、第二選擇等,在市長選舉的第一選擇選票分布地圖中,很明顯看到市內華裔選民對羅偉的成功至關重要。三藩市華人選民教育協會行政主任李志威(David Lee)表示如果沒有華裔選票,羅偉不可能贏得這場選舉。

羅偉在第1區、第2區、第3區、第4區和第7區都在第一選擇得票領先其他候選人,這五個選區是羅偉贏得的主要區域,其中除他所居住選區的第2區以外,其他都是華裔選民比例高的區域。

第2區(Marina、Pacific Heights)的投票率最高,達到86.1%,顯著高於全市平均值。第2區是最富裕的區域,白人比例最高、少數族裔最少的區域。居住該區的市長候選人有兩位,羅偉和曾任該區市參事的麥法恩(Mark Farrell)。麥法恩在全市的市長候選人中得票排第四,只在第二區獲得最多的第一選擇票。

布里德輸掉了華埠選票

至於現任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的得票情況,布里德僅在四個選區中獲得最多的第一選擇票,分別是:她就任市參事時代表的第5區、市內非裔人口比例最高的第10區、卡斯楚區(Castro)和諾谷(Noe Valley)所在的第8區,以及南市場街區(South of Market)的第6區。

李志威說羅偉所以能贏,是因為成功奪取布里德的兩個重要支持群體:第2區的白人中間派和第7區的選民,還有第1區和第4區的華裔選民。布里德在第11區勝出,但競爭非常激烈,她也輸掉了第3區華埠所在區域。羅偉在第3區獲得的第一選擇票最多,相當值得矚目。

第3區現任市參事佩斯金(Aaron Peskin)競選市長,僅在兩個選區即第9區和第11區贏得最多第一選擇票。他在這些相對屬於政治立場進步派的選區表現良好,但並未贏下他的「家鄉選區」第3區,他長期代表的區域。在啟動優先選擇投票機制後,他的選票分別流向羅偉和布里德,最終導致羅偉的勝利和布里德的失敗。

佩斯金在第3區華埠地區獲得最多第一選擇票,但該區整體支持率排在羅偉之後列第二位。曾先後任第3區市參事四屆十六年,為何無法該區?中華總會館商董李殿邦認為:「很簡單,我們需要一些變化。」

李志威還說,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華埠的華裔人口很多,但投票人數較少,說明當地選民基數較小,並不反映實際人口比例,可能有很多是尚未入籍或者尚未登記選民。李殿邦也估計華埠有上千個符合投票資格的人沒有登記選民,特別是一些長者。

餐館女老闆:羅偉多次謝票

處在華埠都板街中心地帶的禮品店華裔售貨員李女士被記者問到市長投票投給誰時,她說根本就不知道市長選舉這件事,「沒有人做宣傳,我也沒有收到通知要投票。」她稱日常只關注生意,沒有時間去投票,也不認為投票有什麼意義。但她知道新上任的市長是羅偉。

一位華埠中餐館女老闆向本報表示這次只投票給羅偉,她稱已經厭倦在任者的領導,她每次選舉都積極參與並為候選人拉票,但真正記得感謝她的政客很少。羅偉是生意人,而且公開承諾不拿市長工資,她很欣賞。「華埠那麼多街會,羅偉都捐錢參加。」她說現任市長每年拿30多萬元工資,而羅偉不缺錢,不會為了錢去做什麼。

女老闆還說,羅偉是政壇素人。她聯合了一些姐妹為羅偉撰寫中文文章,告訴人們為什麼要選擇他。令她欣慰的是,羅偉已經不只一次來店裡謝票,每次都表現親切和關注她所想,對比之前她積極參與支持的政客,當選後就再也沒有來過,令她心寒。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羅偉很會做人。」這位女老闆表示不想透露姓名,因為認識很多政客,失望後她選擇這位政治外人,不想再回到任何一個當政者的領導下。

本報的走訪中,很多華裔長者提到支持羅偉最看重他「外來人」的身分。一位在列治文區居住30多年的華裔女長者表示:「另外四個候選人都是現任或曾任市長、市參事,我一個都沒有投,只投羅偉,就是看重他沒當過官,從民眾中走出來的身分。我覺得他可以帶來新的改變。」

鄒智涵:華人壓倒性支持

在羅偉競選團隊中不乏華人要角,鄒智涵(Zou Han)是前市參事楊馳馬(matt haney)的立法助理,曾幫助其成功贏得眾議員選舉,鄒在羅偉競選時擔任競選經理,還獲羅偉任命將成為市長辦公室公共事務主任。

鄒智涵評價這次為羅偉競選「非常有趣。」首先並沒有獲得很多大型組織的背書,競選的重點放在了與選民面對面宣傳上。因為深知華人的重要性,吸引華人投票非常重要,在華人聚居地列治文區和日落區做出針對性反應。

競選數據顯示,羅偉是所有市長候選人中競選花費最高的,共900多萬元。鄒智涵不避諱稱,儘管有足夠資源,但團隊希望每一分錢都能用在刀口上,「我們更注重直接與選民互動,而不是只依賴廣告。」

競選陣營亞裔事務主任林文傑(Kit Lam)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帶領團隊直接接觸選民,沒有依賴傳統機構的背書,而是通過創意方式直接接觸選民,派出數十名華人義工進行地毯式拜訪,至少拜訪了每位潛在選民兩到三次,並通過電話聯繫,確保訊息能夠傳遞到位。

在華人社區的競選努力是否達到預期,鄒智涵說:「我認為非常明顯,華人選民給予了我們壓倒性的支持。從選區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華人集中的地區我們都贏了。」

華裔社區對羅偉寄予厚望

有社區人士評價,羅偉競選有充足的資金,相對而言更容易聘請人才,同時他沒有公職在身,會有時間拜訪各種團體,參加會議等。根據羅偉團隊提供的數據,選舉期間共參加200多場會議。華裔社區多位領袖對於羅偉勝選表示歡迎,並寄予厚望。

僑領李殿邦評價羅偉非常有親和力,作為富豪選擇建立非牟利機構,注重為低收入人群建設房屋。一年前他與羅偉在一場演講中相識,聽到羅偉很有魄力地發表「即將為三藩市帶來變革」許諾,李殿邦非常認同羅偉想要重新帶回三藩市榮光的演講內容,隨即向他發出邀請,到中華總會館來與社區會面。

不論是選舉期間還是選舉結束,羅偉已多次現身中華總會館,與董事們會面。李殿邦也出席羅偉的眾多活動積極支持,包括其華埠競選總部開幕等。

前中央警局分局長、指揮官葉培恩是羅偉過渡團隊的一員,也是早期就站出來公開背書他的人。他評價羅偉勝選的關鍵是熱情和真誠,被外界稱為政壇「外來者」,他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知道如何讓事情正確運作。

三藩市中華總商會會長劉運方說:「華埠的無家者問題時而得到解決,時而又捲土重來,希望新市長能在這方面投入更多資源,把問題徹底解決。」劉運方對羅偉的領導充滿信心。

邵旗謙:耐心等待羅偉政績

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對新市長充滿期待,但也強調需要時間觀察。他認為市長應負責管理市內各部門,確保市政運作流暢。「我真的希望新市長能做好他的工作,讓我們少一點抱怨。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看他是否用行動帶來成果。」

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李婉兒(Judy Lee)對羅偉重視華埠和亞太裔社區感到欣慰。「他甚至說過,如果華埠沒落,整個城市也會跟著衰退。因此我相信他的首要任務是重振華埠,吸引旅遊業,讓三藩市重新成為我們的家。」

已故市長李孟賢前幕僚長、現三藩市國際機場傳播策略顧問Francis Tsang表示,曾先後為三位市長工作過,這次支持羅偉。早在三藩市2016年舉辦第50屆超級盃時,羅偉就和李孟賢辦公室合作,他也與羅偉接觸過,當時活動辦得很成功,帶動了三藩市和灣區的經濟,「雖然他沒當過政客,但他可以學習,他充滿活力。」

規劃委員會華裔主席蘇勵妍(Lydia So)評價羅偉在三藩市土生土長,將家庭和孩子安置在這裡,他的妻子也在地方和州政府有豐富經驗,羅偉完全可以過舒適的生活,但他選擇投入這場競選,這是真正對城市的愛。

前Taraval警察分局長易文耀(Robert Yick)表示,羅偉與華人社團互動非常出色,競選總部在華埠讓他有機會與社區交流。無論是公共安全、無家可歸問題還是對華裔社區的重視,他都相信羅偉能夠帶來變革,並在各個領域上有所作為。

李志威認為,布里德敗選可以看到一個教訓,就是當政治家忽視華人社區時,社區感到沒有被聽見時,就會以選票發聲。反之這對羅偉也是一堂課,在三藩市如果能贏得華人選票,就能獲勝。他說,那些希望在三藩市獲勝的政治家,必須贏得華人選票,還必須保持住華人選票,才能繼續留任。「這意味著你必須聆聽,必須與社區建立深厚的根基,必須來到社區。這就是教訓。」

文:記者徐明月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