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性小眾群體的故事

「唐人街實踐《OUT LGBT》博物館」展覽的彩虹旗,別滿了大家的心聲,然後匯入驕傲大巡遊的隊列。

跨性別年輕一代華人,今年6月30日參與驕傲大巡遊隊列裡振臂疾呼「團結就是力量!」

華人彩虹聯盟(CRN)主席、華人同性戀領袖邵帥。

旗幟鮮明的表明立場「在愛裡沒有懼怕!」

Alice與EDO在朋友的見證和祝福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酷兒活動家陳想起(左)介紹她去年參加驕傲大巡遊的刀馬旦扮相。

政要及社區領袖出席陳想起4月11日在41 Ross的酷兒博物館開幕式。 CCC提供

在6月同志驕傲月最後一天,三藩市到處可見彩虹,當日浩浩蕩蕩的大巡遊隊列裡,出現不少LGBTQ +性小眾華人的身影,有些還組成方陣在各自領域,支持、維護性小眾華人群體的利益。

華人同性戀領袖邵帥

華人彩虹聯盟(The Chinese Rainbow Network Inc. (CRN))始創於1996年,是海外最大的華人性少眾(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以及跨性別人群),也是唯一註冊於美國的專門面向華人性小眾的非營利組織。該聯盟指出,一直以來,華人性小眾成員因種種因素躲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獨自面對壓力,為此建立一個平台,中國留學生邵帥加入CRN,2011年起,擔任主席至今。

2009年邵帥從中國來美留學,他與《星島日報》結緣,可追溯到2014年時星島美東版採訪他們在紐約的遊行,「這麼多年來《星島日報》都非常的關心和關注我們華人性小眾群體,非常感激。」

有人認為性小眾的性向更開放,相對於異性戀,註定很難從一而終,會孤獨到老。「這種看法非常片面。」邵帥認為:首先,性小眾本身也是有內在的多元性,女同性戀可能比異性戀在性方面更加保守;就算男同性戀相對比異性戀在性方面更加開放,也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

他指出隨著社會對家庭的結構和定義在不斷改變,孤獨終老的情況無論在異性還是同性戀社區不再是一個小眾的存在了。他說,「或者應該說孤單終老,孤單不一定孤獨,孤單也可以很快樂。」

來自中國的Alice與EDO兩名女同志6月28日在10多位朋友的見證下,在三藩市市政廳領到了結婚證。邵帥表示,出櫃的確是性小眾群體的人生中的一道坎,他多年觀察總結:「最重要是自己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有足夠的說服力,讓父母相信我們能夠把生活過得好。我們可以用事實證明,性小眾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很精彩。」

同性婚姻合法化很幸福

在大城市遊行偶爾會看到來自台灣的性小眾方陣,邵帥說:「非常樂見,希望有更多的華人社群走出來,彰顯華人整體的自信面貌。」他透露,該組織有台灣微信群,也有許多「海峽CP」,所有的活動包括今年8月31日截止申請的第八屆「CRN 彩虹獎學金」(www.crn.ngo/scholarship),歡迎華人與少數群體參加。

邵帥表示,CRN最早的名稱是「China Rainbow Network」,後來覺得China在美國可能被污名化,就把China換成了Chinese,畢竟很多人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認同自己是華人。自我身份認同,需要時間證明,與異性戀覓愛之旅相比,性小眾群體在網路時代下的發展壯大有了更多管道。

性小眾群體多年努力,2014年開始全美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可以為自己的伴侶申請綠卡,這點我們很幸福。」邵帥說。

美國尤其加州對性小眾群體的包容和保護,吸引不少中國大陸性小眾組織來美參加活動。比如:舉辦同性婚禮、參加驕傲大巡遊等。一些申請到美簽證的中國公民,以參加子女同性婚禮為由,在中國順利獲得簽證。邵帥的母親,在接納兒子與其伴侶後,開始對這個少眾群體增加瞭解,如今在大陸參與性小眾群體維權等公益工作。

邵帥還說,「與異性戀相比,同性伴侶之間的相處反而更坦誠,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想法,所以同性伴侶之間的溝通可以更加直接。」

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等身份認同群體都被一同貼上性小眾的標籤,但邵帥指出,事實上這些群體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很多時候聊不到一起,比如說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除了在遊行之外,很多時候大家興趣點愛好的內容都不一樣。

酷兒活動家陳想起

陳想起是中國第一代性小眾活動家之一,參與維權超過20年。從2002年建立中國拉拉網站到2005年創立上海第一個關注女同志的性小眾草根機構「女愛」;2008年被推選為華人拉拉聯盟的第一屆秘書長;2008-2012年曾分別建立了上海性/別/ LGBT文化中心和女性主義咖啡館;2012年策劃和發起「我可以騷你不能擾」反地鐵性騷擾的行為藝術,引發了中國第一次針對性騷擾的全民討論;2013年,擔任《來自陰道》製片人,呈現了女性主義話劇《陰道獨白》在中國發展的十年曆史;2018年-2019年擔任導演製作完成《上海酷兒》,呈現上海15年性小眾運動發展歷史的紀錄片。

陳想起應中華文化中心(CCC)邀請,參與今年4月11日至6月29日,在三藩市華埠41 Ross藝術工作坊舉辦的「唐人街實踐《OUT LGBT》博物館展覽」,她以華埠酷兒駐地藝術家身份分享將近三個月感受。

「在唐人街實踐OUT LGBT 博物館展覽,是個開創性的專案,這個展覽把中國LGBT故事呈現給所有人,不管是住在唐人街的街坊,還是來唐人街旅行的人們。我記得有一位70年代來到美國變性的中國老年人經過OUT博物館時,非常興奮,他說從來沒有看到過唐人街有如此主題鮮明的LGBT展覽和活動,他認為自己可以通過OUT博物館這樣的平台與中國LGBT社群產生連接,並希望支持中國LGBT活動和發展。」

陳想起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一年多,在CCC策展團隊的推動之下,「成為41ROSS駐地藝術家,從我個人的生命故事出發,透過藝術、文化各種形式,表現女性、LGBT和其他交叉身份的流動性,身份的跨越性,以及身份的可能性。我想,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內心掙扎,會面對這個世俗世界的共同抗爭,當我們開始探索身份認同的時候,當我們心中堅定而不膽怯的時候,我們可以勇敢熱烈地擁抱自己所期待的生命。」

「三個月以來,觀眾對華埠的LGBT展覽都表達出極大的興趣,大家都期待通過OUT博物館,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國LGBT作品,瞭解更多的中國LGBT故事。因此我們也希望尋找資源和機會,希望把中國LGBT文化藝術和故事通過不同的主題展覽或不同藝術形式分享給觀眾們。」

酷兒藝術策展人梁凱瑤

梁凱瑤來自香港,2011年讀高中時,看到CCC藝術總監陳暢策展的「WOMEN我們」探討女性主義和酷兒特質的主題巡迴展後,感到很震撼、興奮,促使她大學畢業後加入中華文化中心,持續探討女性主義、性別多元化及性/別平等議題的當代藝術策展項目,她希望「透過藝術結緣,建立藝術家酷兒群體。」

「華埠雖是彈丸之地,承載著美國華人的歷史,生活在華埠的酷兒群體,因為華裔和酷兒身份,往往受到雙重歧視。幸運的是,街坊們對41ROSS的OUT LGBT 博物館展覽抱著包容和接納的態度。」這讓梁凱瑤有了繼續辦下去的信心。「華埠的酷兒博物館,是鏈接跨性別群體的平台。今年秋季,將會有一位男同志參與駐地藝術家項目及作品展。」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