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區華美學校歡慶金禧

位於日落區第19大道夾Judah街的華美學校外觀。 記者蘇婕雅攝

華美學校1994年畢業生留影。華美學校提供

華美學校行政主任黃瑛偉(Ben Wong)。記者蘇婕雅攝

華美學校2017年慶祝43周年晚宴。華美學校提供

華美學校組織學生慶祝農歷新年。華美學校提供

華美學校50周年慶祝晚宴,政府官員頒賀狀。左起:郭華健、黃瑛偉、吳嘉碧、邱信福、縣警局代表Kelvin Wu。華美學校提供

在華美學校任職超過45年的資深教師李老師(右)獲獎無數。華美學校提供

6個月至5歲嬰幼兒的託兒所戶外遊樂區。記者蘇婕雅攝

6個月至5歲嬰幼兒的託兒所課室。記者蘇婕雅攝

三藩市第一所雙語託兒教育機構華美學校(Wah Mei),今年迎來創校50周年,該校在服務青少年和兒童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市中心區、金融區和日落區都設有教學點,全職及兼職教職員共約80人,為500多名學生提供服務。

華美學校的託兒服務按年齡和項目分為多個部門,分別是服務6個月至5歲嬰幼兒的託兒所、K至5年級學齡兒童的課前課後託管班、周末中文(國/粵語)班、暑期夏令營、春假班、寒假班等。

華美學校還與日落區中華文化區(The Sunset Chinese Cultural District)、第四區青少年和家庭網路(District 4 Youth and Families Network)等機構合作舉辦多個社區活動,如社區博覽會、日落區春節街會、中秋節慶祝活動等。

行政主任黃瑛偉三藩市出生

華美學校行政主任黃瑛偉(Ben Wong)是土生土長的三藩市人,在華埠和日落區的華裔社區長大,曾任職護兒服務部的主管,學到很多早期護理和教育知識,還曾在非牟利組織工作,幫助司法系統中遇到麻煩的青少年重回正軌。他表示華美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使命是提供安全、培育高品質的雙語多元文化環境,促進兒童的發展,為家庭建立一個支持性社區。

黃瑛偉介紹,報讀華美的學生可分三大類,第一種是父母可能會說中文,也可能說得不太好,但祖父母會說中文的家庭,父母希望孩子學會中文與長輩交流;第二種與語言無關,是喜歡華美為學生提供中餐、喜歡體驗中國文化的家庭,他說「華美有廚房,幼兒園的餐食都是現煮的,華美學校會在中國傳統節慶辦慶祝活動,例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第三種家庭是看好華美有普通話課程,家長想讓孩子多接觸普通話而選擇報讀華美。

談到華美學校未來的發展,黃瑛偉說:「我們認為中國語言和文化,對三藩市和灣區的發展非常重要,特別是粵語傳承,廣東移民在灣區的歷史和根源,因此會確保華美學校保留粵語文化。」學校在1974年創立時,只有8名員工和20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最大原因是三藩市人對多元文化發展的重視,學校支持兒童和家庭、幫助有色人種家庭和移民;擁有豐富育兒經驗的教職員,為父母提供安全可信賴的託兒服務,以及為新移民家庭用他們熟悉的語言構建社區,加強鄰里的發展。

Dorena Lee老師任職45年

華美學校針對6個月至5歲嬰幼兒的託兒所其中一個服務點,位於日落區第19大道夾Judah街,前身是教堂,上年重新裝修,有四間寬敞明亮的教室和戶外遊樂區,平日約有60多名小童在此上課,連同其它校區的學生,嬰幼兒的託兒所共有約120名學生。

任職超過45年的資深教師李老師(Dorena Lee)是第二代華裔移民,有教育碩士學位的她從1970 年代末開始教英語,原本她她想當小學老師,但華美當時迫切需要懂英文又欣賞粵語和中國文化的老師,再加上當時社會大多數女性選擇就業,對託兒需求大增,華美的服務很受歡迎。還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來自中國的移民家庭也大增,對於新移民來說,託兒所老師成了他們接觸和練習英語的第一人選,照顧孩子是相互間源源不斷的共同話題。她說,「最重要的是,由於華美學校提供的託兒服務,讓這些移民家長可以去工作、交朋友、接受教育、考取證書等,重新開始規劃自己在美的生活。而孩子也可以在專業、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交友、玩樂。」

李老師還強調華美學校對多元文化持開放態度,除了華裔學生,她還教過很多來自其它國家的新移民學生,特別是低收入的移民學生,他們當中有些是因為祖國發生戰爭,逃難而來,即使他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華美學校依然會為他們的子女提供安全專業的照料。

家長與學生為託兒業奮鬥

黃瑛偉和李老師都表示,最讓他們欣慰的是,華美見證了華裔社區在三藩市的崛起,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學生家長或學生成為社區領袖並為育兒教育事業奮鬥,如前三藩市市參事會主席余鼎昂(Norman Yee)是華美學校的學生家長,他去年出書《護兒勇士》,講述他40載為託兒早教行業奮鬥的歷程。還有全美第一所中文沉浸式學校尤方玉屏學校(Alice Fong Yu Alternative School)的校長司徒林志儀(Liana Szeto),40多年前也曾在華美接受託兒服務,她稱讚華美學校「桃李滿天下」。

華美學校的課後託兒計劃現在約有300名學生,主要為尤方玉屏學校小學部和傑佛遜小學(Jefferson Elementary School)兩所學校 K至5年級提供課前和課後託兒,三藩市公立小學的上課時間是9時30分至下午3時45分,工薪一族的父母無法在這個時段接送小朋友。華美提供的課前託兒由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課後託兒則至傍晚6時。課前和課後託兒常規收費分別為320元和375元,根據家庭收入劃分五種優惠,低收入更可免費。華裔家長Emily有一對子女都參加該課後計劃,她表示華美學校的導師會在該時段幫助輔導子女完成作業,讓她很放心。

華美學校的暑期夏令營計劃設在日落區Irving街夾第17街,名為「Wah Meizing」,即將就讀1至6年級的學生都可參加。8周的夏令營是英語/粵語雙語青少年拓展計劃,讓孩子在充滿樂趣的夏日體驗中擴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夏令營提供不同的主題,讓孩子開心和活力地度過愉快的夏天。夏令營的亮點包括金門公園的戶外活動、粵語強化課程、戶外遊戲、野餐、烹飪課程、表演展示等,3-6 年級學生更可參加戶外露營。夏令營8周收費為2400元(平均每周300元)。有興趣的家長請瀏覽華美學校網站https://www.wahmei.org/查詢。

將發展培養青少年領導力

今年5月,華美學校獲得「亞太裔傳統獎」,表彰其為亞太裔社區所作貢獻。同月在南三藩市舉行的華美50周年晚宴,300多位社區領袖、學生家長和畢業生一同慶祝。許多民選官員到場向華美頒發賀狀,包括三藩市市府律師邱信福、市估值官郭華健(Joaquin Torres)、市參事會主席佩斯金(Aaron Peskin)、市參事殷嘉立(Joel Engardio)、梅義加(Myrna Melgar)、安世輝(Ahsha Safai)、陳詩敏、縣警局長宮本保羅(Paul Miyamoto)、三藩市聯合校區教育委員會委員林謙悅、市立大學校董會主席王兆倫等。還有兩位三藩市高等法院退休大法官鄧孟詩和郭麗蓮,她們同是50年前華美創校人。

「華美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在為母語非英語的兒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方面存在差距。」華美學校董事會主席吳嘉碧(Gabi Wu)指出,學校作為一家 501(c)(3) 非牟利組織,致力提供無障礙的中英雙語教育及兒童和青少年發展。「可及性和公平性仍然是推動華美學校發展的核心價值,我們將繼續確保所有居民,無論家庭收入多少,都可以參與這些計劃。」她還透露,下一步華美將會發展培養青少年領導能力的計劃。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