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阿多特色歷史建築物

丹尼斯坐在總統酒店大堂的畫壁前。記者王蔚攝

史丹福劇院門口。記者王蔚攝

史丹福劇院正在舉行的格蘭特影展海報。記者王蔚攝

史丹福劇院內景。記者王蔚攝

波羅阿多郵局內部景觀。記者王蔚攝

總統旅館的老電梯。記者王蔚攝

波羅阿多市中心上世紀30年代景觀照片。 記者王蔚翻攝

81歲的丹尼斯(Dennis Backlund)對波羅阿多(Palo Alto)的每一個歷史地標建築如數家珍,不僅因為他是土生土長的波羅阿多人,還因為退休前任職市府歷史保護規劃官長達14年。他說:「我的使命就是保護波羅阿多的歷史建築,保護這個城市的特色。」

丹尼斯住在市中心大學大道的一個老人公寓,80多年的人生旅程與市中心的歷史建築結下不解之緣。他出生在Homer街上的波羅阿多診所,上世紀30、40年代,其母的古董傢俱店開在Hamilton大街,遠近聞名,他感嘆「小時候我跟著媽媽去的影院、書店、旅館、郵局、理髮店,七、八十年過去了,仍然保留著原有的建築面貌,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情啊!」

丹尼斯前些年因病導致腿腳行動受限,仍然隔三差五扶著助步車,慢慢徜徉在市中心熱鬧的大學大道上,去買他喜歡的冰淇淋,瀏覽那些他百看不厭的老店舖、老建築。記者早前跟隨丹尼斯漫步市中心,觀賞不同特色的歷史保護建築,聽他娓娓道來老房子背後的傳奇故事。

史丹福劇院專放昔日名電影

歷史保護建築「史丹福劇院」(Stanford Theater )位於大學大道221號(221 University Ave),市府形容為市中心的建築瑰寶。該劇院原名Marquee,由Henry C. Schmidt於1914年建造,十年後更名為史丹福劇院。該劇院目前隸屬於「史丹福劇院基金會」,專門放映上世紀荷里活黃金時代的影片,目前正在舉辦2023年夏季電影節,以1940、50年代知名影星加利格蘭(Cary Grant)和導演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的最佳作品為主打,每部電影票價僅7元。觀眾坐在上世紀20年代風格的劇場,看著黑白電影,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溯至80多年前的社會氛圍裡。

劇院內雕樑畫壁,色彩絢爛,頂棚造型華麗獨特。電影終場或換場之際,循例一架古色古香的大型管風琴和演奏師會從舞台下面冉冉升起,管風琴演奏的經典電影音樂瞬間繞樑迴響,令人不捨離去。

然而,丹尼斯透露,史丹福劇院堅持呈現100年前的風貌和傳統並非一帆風順。在五、六十年代期間,年輕一代認為這個影院的裝飾風格落伍了,跟不上潮流,說是「誰願坐在老祖母的影院裡約會呢!」影院一度門堪羅雀,無奈改變了原始的佈局和裝飾。

到了80年代,愛好老電影的小普克德(David Woodley Packard)想買下這個影院,他父親正是

電腦公司惠普(Hewlett-Packard)聯合創始人普克德(David Packard)。老普克德不贊成兒子想法,認為時代不同了,電視那麼發達,影院衰落了。1987年,小普克德在史丹福劇院舉辦了當年6月去世不久的知名影星阿斯泰爾(Fred Astaire)的電影節,空前火爆,兩周期間每天觀眾購票的長隊蜿蜒幾條街,老普克德終於同意以770萬元買下劇院。

小普克德花了兩年時間使劇院的設計裝潢恢復原貌。令人驚奇的是,70多年前該劇院最初的設計和建造材料檔案,仍完好地保存在洛杉磯的承建公司裡,結果劇院全部按照原有的設計和材料復原,工程花費600萬元。 丹尼斯說,「那些精美的繪畫和裝飾圖案,都是從洛杉磯運來原料和顏料,藝術家現場手工繪製。」1989年劇院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舉辦了電影《綠野仙蹤》的盛大開幕式,自此放映荷里活經典老電影成了該劇院的招牌。

丹尼斯說,小普克德是知名英國女星老柯德莉. 夏萍(Audrey Hepburn)的影迷。2017年5月,史丹福劇院舉辦柯德莉. 夏萍電影節,轟動一時。電影節文宣寫道:「愛上 柯德莉. 夏萍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文明經歷」。

歷史保護房屋規矩甚嚴

市內三位著名人物的家宅裝修申請,在丹尼斯職業生涯中留下了深刻印記。「蘋果公司老闆喬布斯、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Larry Page)、臉書老闆朱克伯格這三位鼎鼎大名的人,家裡要裝修還得經過我的批准才行,」丹尼斯臉上掛著風趣的笑容,「當然,我都批准了。」不過,丹尼斯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名人而不講原則地從簡行事或綠燈放行。

這三位名人在波羅阿多的房宅都屬於歷史地標建築。根據規定,這類房子的房主可以自行決定怎樣進行內部裝修,但是外觀上要做任何改動,都必須經過市歷史保護規劃官的審批,原則是外部的改變要確保所呈現的元素與原有歷史風貌吻合。三位名人沒有面對面與丹尼斯討論他們的申請,而是由其代表找丹尼斯辦理申請手續。對於丹尼斯要求提交的信息及追加材料,這些代表向房主報告,房主都很配合,及時提供。丹尼斯說,他們沒有因名人身份而表示出任何怠慢或拖延,「跟他們打交道沒遇到困難,很愉快。」而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房主爭執、不合作的情況並不鮮見。

丹尼斯說,該三人家宅的外部改動都是小工程,他一一照章辦理和審批,特別是朱克伯格案例的批准過程並不簡單。大約2012年前後,朱克伯格出於安全考慮,要更換家裡二層臥室面向街道的一面窗戶,申請改成可防禦擊打的玻璃窗。丹尼斯實地查看窗戶的狀況後,要求改裝的窗戶在外觀設計上必須與原窗及房子整體外觀協調一致,因此要求施工人員提供窗戶實物樣品以備對比查驗。沒多久,有兩扇訂製的窗戶被寄到了丹尼斯的辦公室。

「我把實體窗戶和原窗的照片仔細比對,發現極其相似。新窗在細部和色彩上都盡可能地複製了原窗的風格和外觀。」說著十多年前審查的細節和結果,丹尼斯仍然露出滿意和欣賞的表情,「他們按照歷史保護規定的要求,非常認真和用心地去完成。我當然批准了。」

喬布斯家的變動很有意思。位於Waverly路2101號的喬布斯故居,被丹尼斯列入波羅阿多最漂亮的地標房子之列。 這座於1934年落成的兩層樓房,是建築師Carr Jones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波羅阿多的唯一作品。Jones開創了Storybook的建築流派,也被稱為地方現實主義風格,在20世紀20年代至1930年代風行,受到荷里活明星的追捧,喬布斯的房子以石板屋頂、多個相交的山牆、紅磚等為特色元素,不同大小的老虎窗和磚煙囪點綴在屋頂線上。

丹尼斯回憶說,約2009至2010年見,喬布斯家申請將前的一塊地方移除原來的植物,改種杏樹,在院子的另一處種上從外地移植的野花。這些改變對房體外觀影響不大,喬布斯「自覺遵守歷史保護建築規則,謹慎行事,申請獲得許可證後再動工。」後來丹尼斯去實地探訪,看到院子裡各種珍稀野花奼紫嫣紅,滿園芬芳,十分漂亮。

天才設計師奠定城市風格

丹尼斯介紹,波羅阿多城市面貌的獨特之處是以西班牙殖民風格建築為基調,這離不開天才建築設計師克拉克(Birge Clark)的貢獻。 波羅阿多有400多個商業建築和民居是由克拉克設計,同一位設計師設計城內那麼多房子,在加州獨一無二。

克拉克生於1893年,在波羅阿多長大,畢業於史丹福大學。20世紀上半葉他建造的諸多歷史地標建築至今依然熠熠生輝。如,Lucie Stern社區中心、波市原警察局和消防局、總統酒店、郵局、舊醫療診所,以及市中心歷史保護區Ramona街500街區的大部分建築,還有史丹福的胡佛大樓等著名的校園內建築。

丹尼斯憶述克拉克設計波羅阿多郵局的曲折過程。1932年克拉克的郵局設計方案提交聯邦政府審批,未料遇阻,聯邦認為克拉克的設計風格「太不正式,不像政府的風格。」最終由胡佛總統出面支持,反指聯邦政府的意見「毫無道理」,克拉克的方案是富有創意而漂亮的,於是波羅阿多郵局於1934年落成,座落在Hamilton街。

位於大學大道488號的總統旅館是克拉克的另一項傑作。該西班牙殖民風格的六層旅館建於1929年,當時是全市最高的建築,引起轟動。旅館曾改為公寓住宅,前幾年又重歸旅館功能。

建築承接歷史啟示未來

波羅阿多市市長顧錦珍(Lydia Kou)向記者介紹,該市重視保護其具有文化、歷史和建築意義的場所。全市歷史保護計劃始於1979年,目前擁有四個國家史蹟名錄區和數百個單獨的重要保護項目,其中市中心在大學大道和Hamilton大道之間的Ramona歷史保護區尤為引人注目。

顧錦珍認為,市內有兩個地方值得公眾了解並參觀。其一是大學大道27號的退伍軍人紀念大樓,現在是MacArthur Park餐館的所在地,「它有超越歷史、文化、美學的紀念意義,已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該建築是由加州著名的第一位女建築師Julia Morgan設計,最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訓練營,後於1919年停戰日被設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該大樓成為市民與退伍軍人聯繫起來的持久紀念場所。

顧錦珍提到另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遺跡,是位於Portage路340號的Bayside罐頭廠(Bayside Cannery)的舊址。該水果蔬菜罐頭廠的創始人是華裔Thomas Chew,在1931年成為聖他克拉縣最大的罐頭廠,也是全國第三大,是聖縣第一個由華人擁有的大型工業,當年還在灣區有多個廠房,採用西班牙殖民複興風格設計,有粘土瓦屋頂、角塔和灰泥外牆。自1949年罐頭廠關閉以後,該址先後被幾家公司租用。文/圖:記者王蔚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