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簽3項移民行政令

白宮草坪28日張貼特朗普任期100天內逮捕的「最嚴重非法移民罪犯」的海報。路透社

本報訊

白宮為了迎接總統特朗普上任100天,啟動歷時一星期的慶典活動,重點宣揚本屆政府打擊偷渡、遣返無證移民的成績。特朗普本人也在28日簽署3項行政命令,其中要求聯邦擬定「庇護城市」名單,預料未來會以此採取連串行動。

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在28日、也就是執政百日前一天,一口氣簽署3項行政命令。其中一道命令要求,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需要整理「庇護城市」名單,列出哪些州份、城市或地方拒絕配合聯邦的移民政策,然後對這些地區「採取一切的必要法律和執法措施」。

第二項命令承諾,聯邦會向面對調查或起訴的警察提供法律援助,並且檢討或修改現有制度,地方官員若「違例阻止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務」,將會面對法律懲罰。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解釋,各地的警察部門得到這重保障之後,能夠有更大的權力追捕罪犯。此外這次的命令還表示,聯邦會繼續向地方執法部門提供軍用裝備。

第三項行政命令則牽涉運輸物流行業,要求貨車司機必須精通英語,各地若有不諳英語的司機,當地相關部門需讓他們離開崗位。特朗普在命令中表示,這次舉措與運輸安全有關,職業司機必須達到標準。

特朗普在首次執政時,已將矛頭指向「庇護城市」,威脅民主黨執政的州市若負隅頑抗,將會損失聯邦撥款。本屆政府上任3個月後,聯邦也加強向各地施壓,國安部已經表示,正在審核原本撥給各州市的數十億元經費,確保領取款項的州市能在移民和其他事務上配合白宮。

移民權益陣營批評,特朗普政府以聯邦撥款為要脅,繼續推行強硬移民政策,同時圍捕奉公守法、按時繳稅的移民,種種行為違背道德立場,也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新低,就證明這些舉措不得人心。

但民調同時顯示,與經濟、關稅等議題相比,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得分最高,因此幕僚大力宣傳,特朗普28日簽署行政命令當天,官方也在白宮草坪展示犯罪移民的大頭照,從拍攝角度可見,恰好可作為電視廣播的背景牆。

「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則在記者會上表示,攔截移民的工作已經取得「史無前例的成功」,本屆政府將繼續「全速前進」。

至於特朗普政府至今只遞解13.9萬人,人數少於拜登時代,霍曼表示現在偷渡的人已經大幅減少,才導致這個現象,而聯邦從29日起,將要求14歲以上的無證移民必須登記,並且留下指紋等各項資料。

根據行程,特朗普29日將前往密歇根州馬科姆縣(Macomb County)參加集會,然後在5月1日轉往阿拉巴馬大學,向應屆畢業生發表演說,此外還會接受一系列採訪,包括29日晚間在橢圓辦公室接受ABC電視台專訪。

自從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1933年上任後,歷任總統每逢就職100天都會舉辦慶祝活動。特朗普希望能趁這次機會爭取曝光,藉助政策成果提振民意支持。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