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特朗普政府自本週五起,將終止對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小額豁免」政策,使Shein與Temu等中國電商平台商品價格全面上漲,消費者在結帳時驚見進口關稅與附加費暴增,部分商品價格幾近翻倍。新政策實施後,所有從中國與香港進口、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將不再免稅,並需依規報關。此舉被視為特朗普延續對中貿易戰政策的一環,旨在打擊濫用低價包裹通道輸入芬太尼與前體物質。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道,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資料,過去每年有逾10億件「小額豁免」包裹入境,平均每件價值僅54美元。該豁免自2016年生效,免除了消費者繳稅與報關手續。如今政策取消,消費者開始承擔高額進口費。例如在Temu平台上,一筆原價275美元的訂單,在結帳時被加收343美元關稅,總價飆升至628美元;Shein則表示價格已內含關稅,但消費者反映商品單價近期大幅上漲。
除了價格飆升外,進口流程亦變得繁瑣。原本只需姓名與地址的「小額豁免」將轉為「非正式進口」(informal entry),雖仍無需提供社會安全號碼(SSN),但部分物流業者如FedEx與DHL仍可能要求填寫以加速通關。美國郵政則不負責代收稅金,進口稅須由承運業者直接收取。若透過快遞如FedEx或DHL寄送,商品將被課徵最高145%關稅;透過美國郵政入境者,自本週起每件包裹加收100美元,6月起提高至200美元。
受影響的不僅是消費者與平台業者。亞馬遜(Amazon)雖曾考慮在其Temu競品區「Amazon Haul」標示進口稅費,最終決定不跟進;UPS則未說明是否要求SSN,但表示會協助客戶依規進行全球貿易。政策改變可能導致海關與運輸系統壓力驟增,儘管CBP表示有能力執行新政,市場仍擔憂包裹通關恐出現延遲。
隨著特朗普政策收緊中國貨品進口門檻,分析認為中國電商平台或將被迫調整供應鏈至其他亞洲地區如越南,美國消費者則須面對低價商品時代的終結與跨境購物新常態。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