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總理卡尼是誰?

這位前英國央行行長贏得大選,即將成為加拿大新任總理。上月在前任總理辭職後,他宣誓就職並隨即宣布提前大選,最終在週一選舉中勝出。

《BBC》報道,作為英國央行300多年來首位非英籍行長,卡尼(Mark Carney,如圖)曾以加拿大央行行長身份帶領祖國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與多數政治人物不同,這位毫無從政經驗的經濟學家,卻在三月自由黨黨魁競選中輕鬆接替賈斯汀·杜魯多(Justin Trudeau),如今更贏得全民認可。

北境小鎮走出的全球金融舵手:卡尼出生於西北地區偏遠小鎮史密斯堡,祖輩四分之三來自愛爾蘭梅奧郡。哈佛獎學金得主、牛津經濟學博士,他的論文《國內競爭如何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恰似當下加拿大應對美國關稅的預言。導師梅格·邁耶(Meg Meyer)評價:「他擅長快速掌握新方法應對挑戰,這項特質將助其帶領加拿大度過動盪時期。」

危機管理大師的雙國央行傳奇:2008年金融海嘯中,卡尼以「至少一年維持低利率」的透明承諾穩定市場,此策略後來被複製到英國央行任內。他打破央行行長低調傳統:2014年警告獨立蘇格蘭若保留英鎊需讓渡主權;2016年預言脫歐將引發衰退。儘管「不靠譜男友」的戲稱纏身,其量化寬鬆政策最終幫助兩國經濟軟著陸。

與特朗普的「佛地魔式」交鋒:2011-2018年擔任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期間,卡尼已深度參與全球應對特朗普(Donald Trump)政策的協調工作。對於特朗普「加拿大變第51州」的言論,他罕見以《哈利波特》反派比喻:「這就像佛地魔的詛咒——我甚至不願複述。」他主張維持報復性關稅,直到美國展現尊重並承諾公平貿易。

從拒絕從政到臨危受命:「我為什麼不去當馬戲團小丑?」2012年卡尼曾如此嘲諷從政可能。轉折發生在今年一月: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辭職引發自由黨內鬥,加上杜魯多民調暴跌,促使卡尼接受徵召。儘管被保守黨質疑與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總部遷址的關聯,他仍以「危機處理專家」形象贏得黨魁之位。

政策四主張。氣候政策:廢除碳稅緩解民生壓力,卻保留其發起的「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主席職務;能源戰略:推動加拿大成為「清潔傳統能源雙料強權」,加速重大項目審批;移民政策:主張限制移民規模以緩解住房醫療壓力;經濟方針:在美加貿易萎縮下維持經濟增長列為首要任務。

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