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汽車關稅、領土主權等威脅下,加拿大聯邦眾議選舉28日進行投票,目前已開始進行點票。據傳媒推算,總理卡尼領導的執政自由黨勝出,自由黨有望延長歷時十年的執政。
據美聯社綜合報道,選舉期間,部分省市一度未能登入選舉訊息網站,魁北克省北部部分選區的票站,配備亦出現問題,包括職員人數和物資不足,只能維持有限度運作。加拿大眾議院選舉的初期計票資料顯示,自由黨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32席中的21席領先;保守黨以11席領先排在其後。自由黨在選舉前在大西洋省份擁有23席。另據BBC報道,安省省、魁北克省和努納武特地區、緬省、薩斯喀徹爾省、阿爾伯塔省、西北地方以及卑詩省部分地區的投票站剛關閉。這意味著加拿大大部分地區的投票站現已關閉。
據加拿大傳媒推算,總理卡尼領導的執政自由黨勝出,自由黨有望延長歷時十年的執政,但暫時未知是否能取得絕對多數議席,組成多數黨政府。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汽車關稅、領土主權等威脅下,外界關注「特朗普效應」會對選民的取向帶來多大影響。民調顯示,主張反制特朗普威脅的自由黨籍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支持率較高,領先於主要對手、保守黨黨魁波利埃夫爾(Pierre Poilievre)。
爭取連任總理的卡尼其後於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呼籲選民以團結和堅強,應對美國危機。卡尼將競選主軸定位於加強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合作,同時重新調整與美國的關係。他曾多次向支持者說,「美國想要我們的土地、資源、水源和國家。特朗普總統正試圖擊垮我們,以便美國可以擁有我們。」而波利埃夫爾亦強調加拿大主權獨立,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又指加拿大人可以透過選票作出改變,以對抗美國。
在魁北克爭取連任的外長趙美蘭表示,執政自由黨多名成員都對選舉結果有信心,如果成功取得大多數議席,將有助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磋商。趙美蘭並指特朗普一再對加拿大作出威脅,亦相信不會是最後一次。
加拿大選民28日投票選出343名聯邦眾議員,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其黨首將出任總理。據加拿大選舉委員會統計,此次選舉註冊選民數超過2850萬,其中約730萬選民已提前投票。加拿大選舉局表示,在4月18日至22日期間的提前投票中,已有約730萬人投票,約佔全國選民的1/4,創下新紀錄。據悉,此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後的首次大選。
報道指出,加拿大最近的五次聯邦大選中,保守黨勝選前兩次,後三次均為自由黨勝出,此次大選也將是這兩黨之間的對決。從民意調查資料看,自由黨從年初大幅落後保守黨20個百分點反轉後,持續保持幾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按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2025年10月舉行。3月23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解散議會並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在解散前的議會中,自由黨擁有152席,保守黨120席,魁北克集團33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