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港車北上」假期例迫爆 議員倡增關口 消費力外流成雙刃劍

剛過去的復活節長假期,大批港人外遊及北上消費,當中不少車主「港車北上」,據海關數字,4日假期共逾2.2萬輛「港車北上」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出境,同期約2萬輛車入境香港。根據港珠澳大橋口岸通關資訊,假期最後一日下午2時,回港長龍一度達500米,須等候40分鐘過關,屬「極度高峰」。

港車北上|田北辰實測港珠澳橋:多車到嚇死人

目前「港車北上」計劃,允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可在毋須取得常規配額下,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便利港人以自駕方式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港車北上」大受歡迎,但每逢長假期首日,北上港珠澳大橋例必大排長龍,令不少車主叫苦。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復活節假期首日,隨友人北上中山打高爾夫球,但並非選擇深中通道,反而取道港珠澳大橋入珠海,再到中山,以「親身體驗」大橋塞車苦況。他早上8時許由金鐘出發去大橋,原本一切順暢,出境前波友要去洗手間,豈料數分鐘後環境即「變天」,近千輛車湧出排隊等過關,結果只是香港出境已花了一小時;之後過關到珠海亦「多車到嚇死人」,加上自動過關閘機問題,前後花近4小時到才抵達。

4日假期共逾2.2萬輛「港車北上」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出境。港車北上分享群組FB圖片
4日假期共逾2.2萬輛「港車北上」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出境。港車北上分享群組FB圖片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復活節假期首日,隨友人北上中山打高爾夫球,以「親身體驗」大橋塞車苦況。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復活節假期首日,隨友人北上中山打高爾夫球,以「親身體驗」大橋塞車苦況。資料圖片

 

張欣宇表示,據他了解兩地政府均有開放多一個關口的意願。資料圖片
張欣宇表示,據他了解兩地政府均有開放多一個關口的意願。資料圖片

 

「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推出,截至今年3月底,運輸署累計簽發逾14萬張許可證予「港車北上」申請人,港珠澳大橋使用量亦屢創新高。資料圖片
「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推出,截至今年3月底,運輸署累計簽發逾14萬張許可證予「港車北上」申請人,港珠澳大橋使用量亦屢創新高。資料圖片

 

「粵車南下」遲遲未有進展,第一階段原定去年實施,即內地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資料圖片
「粵車南下」遲遲未有進展,第一階段原定去年實施,即內地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資料圖片

 

議員倡深圳灣、蓮塘口岸供「港車北上」

面對港珠澳大橋逢假期逼爆,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認為,長遠應開放多一至兩個關口,例如西部通道、蓮塘口岸供「港車北上」,以疏導車流,特別是當「粵車南下」落實後,大橋關口只會更擠塞,希望特區政府與內地加緊商討。

另一議員張欣宇表示,據他了解兩地政府均有開放多一個關口的意願,在政策方向上獲支持,惟在硬件和技術上存在難關。他指目前各口岸承載能力不足,因當時設計沒考慮私家車需求,令硬件設計上「頂唔住」,舉例蓮塘口岸只有2條車道,而深圳灣要兼顧旅遊巴、貨運等需求,如開放只會導致嚴重塞車。他認為可利用科技提升效率,例如毋須下車便可透過人面識別過關,又建議考慮深圳灣及蓮塘作新關口供「港車北上」,因可覆蓋西和東兩個方向。

田北辰恐消費力進一步萎縮

不過,港人北上成風已令本地消費力持續外流,打擊本地市道,「粵車南下」亦一直只聞樓梯響。經營服裝生意的田北辰認為,開放更多口岸是雙刅劍,越多關口當然便利港車北上,但同時令消費力流失,強調凡事要講求平衡。他指香港與內地生活水平、成本不同,「當中間沒有一道圍牆,受影響的必然是生活水平較高的地方」,擔心開放更多口岸只會令消費力進一步萎縮。

「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推出,截至今年3月底,運輸署累計簽發逾14萬張許可證予「港車北上」申請人,港珠澳大橋使用量亦屢創新高,當中「港車北上」佔約四成。內地亦看準商機,珠海在復活節假期間優化跨境消費體驗,推出港澳人士參與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措施,例如購買手機節省超過一半費用,成功吸引不少港人駕車前往。

反觀「粵車南下」遲遲未有進展,第一階段原定去年實施,即內地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政府早前指,正與內地單位積極探討「粵車南下」詳細方案和實施安排,預期今年內公布細節。有建制中人說,「粵車南下」對促進大灣區雙向奔赴有積極意義,理解當局要穩步推展,但首階段實施至今仍未有期,不利兩地融合和消費市道,認為當局要提速推進。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