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二(15日),加州Folsom湖畔,萬人雲集,非為觀星聽樂,乃為聞一老一少二政客之聲。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與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AOC),重整旌旗,展開「對抗寡頭政治」(Fighting Oligarchy)巡迴造勢,以Folsom為舞台,鼓動群情。
桑德斯年逾八十,白髮蒼蒼,仍言辭鏗鏘,稱富者橫財成災,貧者困於寒門,制度崩壞,民生艱辛。AOC年輕激進,語帶鋒芒,指責當地共和黨人凱利苟且偷安,對削減社保若坐視不理,當受選民懲戒。此二人,聯手掀起一場激流,誓欲沖破權貴壟斷之堤壩。
然則,熱血之語,是否為良策之本?誠難遽下定論。共和黨人則以「極左煽動」回敬,代表當選區的聯邦眾議員凱文凱利(Kevin Kiley)批評其言論乖張,違反中道理性,無異空談。尤有甚者,議員蓋拉格(James Gallagher,屬共和黨)直指加州現狀即是其政見之實驗場——物價高企,貧窮日深,露宿者眾,豈非改革無功,反釀弊病?
據報導,集會場外亦有特朗普支持者高舉標語,怒斥州長紐森。紅藍對峙,一街之隔,意識形態之撕裂,顯而易見。Folsom雖小,卻成美國縮影。一場集會,兩種美國,各自頌唱各自的未來,卻無共識之中道。
桑德斯與AOC之言或未必盡為虛妄,其勇氣與理想,誠可敬;但政治非詩非夢,須腳踏實地,能成其事者,乃以理服人,以策濟世。否則,聲勢再大,亦如驚雷過耳,不留餘響。
此番Folsom之集會,不過揭示一個事實:美國尚未完成的辯論,仍須繼續。而在自由之地,每一次辯論,皆有其價值,亦有其代價。然群眾所望者,不過是食有魚、出有車、夜無憂、日有光而已。左翼也好,右翼也罷,誰能達此四者,誰便是勝者。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