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3月看了很多場畫展,親眼目睹的藝術作品,應該比我出生以來看過的數量總和還要多。
有些作品會令人一見傾心,就是純粹喜歡畫面的構圖、顏色與感覺;有些作品與家\xf9堛爾阰蚼榆瑹黹t合,你會很想購置來當作家\xf9堛爾佴◤~;有些作品你會喜歡背後的故事和寓意;有些作品你會仰慕是大師的傑作;有些作品你會在心\xf9埵蘁漟菪扛漱伬\xc8潛能。
相反,有些作品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就好像那一隻被一塊膠紙貼著的香蕉,大家也不明白為甚麼在拍賣行會售出天文數字?究竟一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是怎樣釐定?Master Piece正如「蒙羅麗莎的微笑」,我會明白是背後的歷史價值,乾隆時代的青花瓷器我會明白是古董,就是因為藝術品的稀有性或是作者已經離世,所以難怪很多畫家的作品都是在他死後才值錢,大部分的藝術家生前都是窮困又潦到;我想起了九龍皇帝曾灶財,他生前在天橋底及電箱的Graffiti,政府見一次抹掉一次,又有誰人會想到他的書法作品,現在已經成為拍賣行出售價最高的香港藝術家!
我也不知道原來香港有這麼多畫廊,一個普通的香港人逛街Shopping,買衫買手袋之餘,會否也進去畫廊看一看,然後購買一幅油畫?收藏藝術品是不是只是有錢人的玩意?早幾年熱鬧一時的NFT,現在好像已經消聲匿跡。小時候家長都會送孩子去學畫畫、去學音樂,希望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但當要決定職業的時候,就會猶豫藝術可以搵食嗎?藝術的價值又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