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丘應樺批評美方損人不利己 促盡快糾正錯誤行為

美國向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措施適用於香港,美國郵政昨日(6日)亦一度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包裹。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政府對美國的做法強烈表示不滿,敦促美國盡快糾正錯誤行為。

丘應樺今早(2月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美國的做法無視香港作為世貿組織單獨成員,及基本法訂明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措施不單不符合世貿規定外,亦損害各方包括美國自身利益。他指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在過去10年超過2700億美元,反映美國在港享有很重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加關稅的做法損人不利己。

特區政府對美國的錯誤做法強烈表示不滿。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對美國的錯誤做法強烈表示不滿。資料圖片

 

美國向源自中國的貨品徵收10%關稅措施,同樣適用於香港的貨品。資料圖片
美國向源自中國的貨品徵收10%關稅措施,同樣適用於香港的貨品。資料圖片

 

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超過2700億美元。
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超過2700億美元。

 

美國政府宣布,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適用於來自香港的商品。
美國政府宣布,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適用於來自香港的商品。

 

丘應樺指貿易基本是互惠互利,貿易戰是無贏家。
丘應樺指貿易基本是互惠互利,貿易戰是無贏家。

 

林宣武指措施對電商平台帶來不明朗情況。資料圖片
林宣武指措施對電商平台帶來不明朗情況。資料圖片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平衡地緣政治負面影響

他指,加徵10%關稅的措施對香港貿易,包括出口造成影響,但香港商人已將供應鏈生產地分散,特區政府在過往數年亦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如中東及東盟市場,與秘魯亦簽處了自貿協定,及會開拓中亞,東歐及中歐市場,以平衡地緣政治及貿易變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令香港企業走出去不同的經濟體發展商貿,並已見有成果。

香港貿易貨值轉口為主,香港產品出口至全球或美國的貨值佔香港貿易總額不高,舉例指2023年香港產品出口至全球總值約656億港元,只佔香港貿易總值0.7%。香港產品出口至美國總貨值約61億港元,佔香港總出口量約0.1%。可見措施對香港影響不大,但美國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行為是非常無理,及漠視世貿組織的規例。

丘應樺續稱,香港商界適應力很強,商會亦表示,對地緣政治作好準備,及有新措施改變其供應鏈地方及尋求新市場。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並研究美國的措施是否違反世貿規定,再作跟進。

相關新聞:關稅大戰|貿發局:美國增中國關稅適用於本港 港將臨4.1億美元額外關稅

對於美國郵政一度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丘應樺回應指,香港郵政正積極處理問題,了解具體情況,包括包裹數量及美國處理方法等,香港郵政會視乎實際情況作出適當安排,及會盡快與美方作出溝通。

林宣武:對電商平台帶來不明朗情況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在同一節目指,美國的措施明顯針對中國及香港,今次在順差下制裁香港,是不合理做法。

他稱,香港在點對點航運方面較內地優勝,香港作為免稅港,報關簡單及海關制度健全,因此很多內地出口電商產品經內地或香港郵政處理,轉送往世界各地。新制度下,美國清關手續程序會檢查較嚴謹及繁複,可能要逐件包裹清楚列明產品及價值,美國海關又或會逐件檢查再評估價值,對以快、平直接送往消費者手上為賣點的電商平台帶來不明朗情況,若改用大型國際速遞公司,或包貨機運送,但成本亦會增加。至於加徵的關稅究竟如何徵收,向誰收取等,都有待進一步了解。

相關新聞:關稅大戰|貿發局料加徵關稅涉約150億港元 下調今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