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陳煒舜考據,1860年成立的女仔館辦學宗旨:「透過對中上階層華籍女童的英文及聖經教育,將之培養為女性傳教士、教師及『基督徒妻室』。」
女仔館於1860年在暫借的港島雅彬彌臺(Albany Terrace),開始為十七位華籍女童提供教育。
從英國應聘到來,希望為女仔館服務的畢士泰女士(Baxter),發現該館教育信念與她的不一樣(她希望為清貧女童提供教育),因而沒有出任女仔館校長,改由韋以信女士(Ms Wilson)負責校政。
雖然畢士泰女士沒有在女仔館工作,但在香港的幾年(她不幸在1865年病逝),為年幼華籍女童開辦學校。「她早期的學生莊思端(M.E. Johnstone)繼承畢士泰遺志,創立飛利女校(Fairlea School,協恩女校前身之一),又參與籌建拔萃女書室。」
女仔館租借雅彬彌臺的校舍,地方太小,不足以發展下去。遂計劃在港島般咸道另起校舍,進行籌款活動,卻受到外界質疑。韋以信女士為此「心力交瘁」,遂辭任校長一職,改由伊頓女士(Miss Eaton)掌管學校。
當年女仔館「實行中英雙語教學,課程涵蓋閱讀、寫作、針黹、地理、聖經歷史、基督教義及倫理」。校董Mrs Irwin「認為英文教育比死記硬背的中文教育更為先進」。
伊頓卻認為學生「英文水平尚不足以充分理解她講的話,她無法給她們講授文法課或地理課」。1864年伊頓女士遭受暴徒襲擊,有一說法:「暴徒認為她教女生們學習英文令她們走向墮落。」
1860年至1869年,這九個年頭對女仔館來說,稱得上多災多難,考驗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