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社論:
譯:曾維燊
圖:美聯社
在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上任後僅11天,他的政府就開始清洗聯邦調查局(FBI),威脅該局多項重要任務。其任命的人士罷免了包括負責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刑事調查部門的八位最有經驗的主管。其中數位主管曾參與調查2021年1月6日國會暴亂,或涉及針對特朗普的各項調查。當時代理副司法部長博韋(Emil Bove)表示,他們無法信任執行總統的政策。
這只是開始。過去五個月內,許多FBI探員,包括其他高層和國安專家,遭解職、被施壓離職或調往次要崗位。數百人選擇自行辭職,不願服從特朗普政府的要求。這些人員的流失在負責保護民眾安全的部門造成嚴重空缺。《紐約時報》記者高德曼(Adam Goldman)指出,這「摧毀了FBI在國安與刑事案件領域數十年的經驗」。
特朗普對FBI的操作策略十分明顯。他正將其轉變為執行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治議程的工具,驅逐不願配合的探員,安插忠誠者,意圖消除對其盟友的調查威脅,並試圖震懾批評者與政治對手。在他眾多削弱美國民主、集中權力的行動中,FBI的政治化尤為明顯。
這種情況不論黨派,都應讓所有美國人感到不安。前司法部官員向NBC新聞表示,高層人員的大量流失令FBI「完全無法應對危機,包括當前中東衝突的後續影響」。特朗普政治化FBI,削弱了它打擊恐怖主義、外國間諜、生物安全威脅、有組織犯罪、網絡詐騙、白領犯罪與毒品走私等任務的能力。
FBI歷史上確實有問題。胡佛(J. Edgar Hoover)長期濫用權力,尼克遜也曾利用FBI監視政治對手。但水門事件迫使尼克遜辭職後,FBI和司法部開始改革,增強獨立性。
自1970年代以來,歷任總統有時對司法部的獨立性不滿,期望其更忠於白宮政治利益。但從福特到拜登,這些總統大多尊重FBI的自治權,讓美國人無論政治立場都普遍信任FBI。
特朗普的作法則截然不同。他公開宣稱FBI首要任務是忠誠。今年春天的Signal事件中,高層人員在群組中洩露敏感訊息,其他政府下通常會引發調查,特朗普執政下卻被忽視。
他選擇帕特爾(Kash Patel)擔任FBI局長,該人最主要的資歷是對特朗普絕對效忠。2022年,帕特爾出版童書《國王陰謀》,故事中魔法師卡什揭露陰謀拯救國王唐納德。次年他出版《政府幫派》,強化其政治形象。
帕特爾的任務是政治化FBI,拆解核心運作,重塑FBI為特朗普意志的工具。特朗普多年無根據地指控FBI和司法部被用作對付自己,現在卻將聯邦執法部門變成他曾批評的政治執行機構。帕特爾派探員追查與MAGA有關的長期抱怨案,例如搜尋中國干預2020年選舉的陰謀論證據。
他還將自己管轄的探員作替罪羊,損害FBI士氣與效能。上任前,他稱FBI是「對共和政府的生存威脅」,形容員工是「政治鬣狗」,指控他們為操控2020年大選偏袒拜登「扼殺真相」。他推廣FBI付錢給推特封殺保守派、以線人挑起1月6日國會騷亂等陰謀論,卻無證據支持。
副局長由右翼播客丹·邦吉諾(Dan Bongino)擔任,後者稱FBI是「美國最腐敗的執法機構」及「左翼政治行動委員會」。兩人針對曾參與1月6日及特朗普聯邦起訴案的探員,導致許多人遭解職、被迫辭職或調離。
許多資深主管因激怒特朗普支持者而被迫離開。拉斯維加斯場站主任埃文斯(Spencer Evans)遭調動,因為特朗普支持者指控他拒絕對疫苗提供宗教豁免。諾福克場站副主任費因伯格(Michael Feinberg)因與批評特朗普的反情報探員是朋友而遭降職威脅,最後辭職。
這導致FBI失去大量阻止犯罪、政治貪腐與外國間諜活動的專才。
帕特爾還調動探員,從重要工作轉往協助特朗普政治利益的表面任務。以移民為例,政府確實有權調整邊境安全與遣返政策,但特朗普政府將資源從防範真正風險的工作轉向追查無刑事紀錄的非法移民。此舉是全政府配合特朗普每日3,000名逮捕目標的行動之一。前探員透露,資深探員被用於移民拘捕周邊安保,導致打擊外國干預與公職腐敗的人手減少。
司法部刑事部長蓋洛蒂(Matthew Galeotti)甚至公開表示打擊企業貪腐對美國企業造成負擔,凸顯特朗普保護盟友、尤其是企業高管的傾向。尤其在加密貨幣詐騙調查方面,特朗普積極減少檢查,並利用總統職權謀取私利,打破歷任總統傳統。
這些變化已嚴重打擊FBI士氣,最近有超過650名員工申請提前退休。
執法機關須建立公眾信任,FBI因歷史問題與政治干預的風險,更須證明值得信賴。探員需相信管理層支持他們、公正執法,不會被利用於私利或意識形態目的。民眾也必須信任探員無政治偏見,方能配合提供線索。
特朗普、帕特爾與邦吉諾濫用這份信任,將FBI的名聲與效能置於險境,危及美國人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