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今日(9日)討論「人口肥胖問題」,醫療衛生界林哲玄問到政府會否考慮引入糖稅。選委界何君堯則認為,部分人的生活習慣需要引導,否則「有很多宅男留在家中」,問到政府會否引入積分計劃,若市民外出做運動,參與更多社區關愛活動,對體能有好處,並建議當局可引入積分計劃,日常生活自律,且有從事社會工作的人,累積積分,使該類人士將來可優先使用醫療服務。政府指,由「少糖少鹽委員會」推廣減低糖,暫時未有計劃推出糖稅,又稱當局每年都有舉辦日行萬步活動去鼓勵市民活動,並提供獎勵,期望可以改變市民生活習慣。
中小學生肥胖和超重問題疫後有明顯改善
保險界陳健波問到政府最新的肥胖人口相關數據,以及政府就制止肥胖問題上升採取了甚麼措施。政府表示,肥胖為一個全球性問題,香港政府一直關注肥胖問題,當局在2018年發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關注肥胖問題等非傳染病。衞生署每5年會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其中2020至2022年的調查顯示,18至84歲人士的超重和肥胖普遍率為51.3%,高於2014至2015年度47%,但當時正為新冠疫情期間,市民生活有重大改變。





政府:香港控制肥胖數字屬「優異生」
不過政府指,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顯示,中小學生肥胖和超重問題,在疫後有明顯改善,肥胖和超重普遍率由2021至2022年度的21.2%,下降至2023至2024年度的17.9%。當局會於今年第三季再次進行調查,並於2026年底有結果,將以是次調查結果,檢視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的目標和成效。
政府又指,會以2014至2015的人口健康調查作為基準,期望下次人口健康調查,超重和肥胖普遍率不會多於47%。,形容香港在全國控制超重和肥胖數字處於領先地位,屬「優異生」。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