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機械人橫行,身份認證成為科技公司的一場保衛戰。總部設於三藩市的身份驗證新創公司 Persona,日前成功籌得兩億美元資金,估值升至二十億。該公司專為 OpenAI、Reddit、LinkedIn 等科技巨擘提供身份驗證服務,協助辨識真假用戶,應對 AI 機械人濫用的急劇威脅。
Persona 行政總裁 Rick Song (音譯:宋力恆)(圖右)指出,單靠 CAPTCHA 等傳統機械人防禦措施已難應付今日的 AI 模型。現時網絡流量約一半由機械人產生,預料至 2030 年將升至九成。虛假帳戶、假聲音、假面孔,甚至偽造身份證明文件已成家常便飯。宋氏強調:「與其問『是不是機械人』,倒不如問『誰在背後操縱,目的為何』。」
Persona 成立於 2018 年,為逾三千家公司設計身份驗證程序。根據使用者風險級別,公司或會要求上載證件、自拍、錄影轉頭或眨眼動作,甚至進行所謂「實時活體測試」(liveness test)來驗證真身。此外,Persona 的機器學習模型可分析網絡、地理位置與使用行為等,以判斷用戶真偽。
宋氏創辦 Persona,正是源於他過去在 Square 任職工程師時,發現市面上缺乏靈活、自動化的驗證方案,無法應對不同業務所需。他與室友 Charles Yeh聯手創業,改變以往靠東歐外判人手核實身份的舊模式。
今日的 Persona 不僅為 ChatGPT 全球 225 個國家地區的用戶過濾風險,亦為 DoorDash、Coursera 等平台設計適用於送餐員與學生的不同驗證流程。該公司去年簽訂合約總值達一億美元。
Persona 的競爭對手包括機場生物識別公司 Clear Secure,以及提供類似工具的 Jumio。惟在深偽技術與 AI 模型快速演進下,業界正急需更穩妥且合規的解決方案。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分析師 Khan 指出,Persona 透過分析網絡行為等風險訊號,或可在深偽威脅日益嚴重的環境中突圍而出。
不過,Persona 的技術亦引發私隱關注。2024 年先後有兩宗涉及收集美國伊利諾州用戶生物識別數據的訴訟,當中一宗已被原告撤回,公司亦否認所有指控,強調其一向重視資料保護及合規。
在 AI 與機械人日益普及的未來,Persona 希望建立更全面的用戶身份輪廓,以日常網上行為為線索,快速判定用戶身份。宋氏展望,未來平台開發者或須為 AI 機械人註冊身份,而非一味屏蔽所有自動化工具,達致「知人論用」,才是長遠之計。
-曾維燊
封面圖片:X@rick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