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強制驗窗有過萬份法定通知逾期未遵辦 最長達11.6年

審計署發表最新一份《審計報告》。審計署認為,屋宇署對「強制驗窗」計劃的管理有可改善之處,尤其在執法效率方面。其中截至去年底,有逾2.6萬份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未獲遵從,樓宇公用部分窗戶的未獲遵從比率為27%,遠高於個別單位窗戶的4%;其中約1.1萬份,由限期起計逾3年至11.6年都仍未獲遵辦。

審計報告︱墮窗事故涉及窗戶 部分時發時已收法定通知 逾期8年仍未遵辦

審計報告提到,在2017至2024年期間,屋宇署共錄得445宗樓宇墮窗事故,其中6宗事故共導致1人死亡和7人受傷。審計署指,留意到在該445宗墮窗事故中,有131宗個案(29%)在事發前已被送達強制驗窗法定通知。然而,當中有25宗的通知在事發時仍未獲遵辦。在這25份未獲遵辦的通知中,有18份已超過通知所提及的限期,由15天至2,928天(約8年)不等。

審計署認為,屋宇署有需要對墮窗事故進行分析,以進一步改善屋宇署的樓宇揀選機制。

審計報告發現,強制驗窗計劃執行時有不少待改善的地方。(資料圖片)
審計報告發現,強制驗窗計劃執行時有不少待改善的地方。(資料圖片)

 

 

 

審計署認為,屋宇署對「強制驗窗」計劃的管理有可改善之處。
審計署認為,屋宇署對「強制驗窗」計劃的管理有可改善之處。

 

 

審計報告︱收到呈交的報告後 審核最長需逾兩年

另外,審計署認為屋宇署需長時間完成部分強制驗窗計劃文件的審核工作,屋宇署在2024年就2,070份文件完成審核工作所需的時間,其中233份(11%)文件的審核工作,在收到合資格人士呈交文件後逾6個月至2.2年(平均為282天)才完成。而發現違規情況後,採取跟進行動需時也較長,最久的個案長達146天,才向有關合資格人士發催辦信。

審計報告︱「快速」檢控小組 最長需9.4年才收到轉介

另外,屋宇署已於 2019年1月成立快速檢控小組,以加快檢控計劃法定通知未獲遵從的個案,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仍有大量未獲遵從的通知,未轉介予小組以採取檢控行動。最長的個案,與該份未遵辦的通知,相隔足足9.4年。

屋宇署解釋,需長時間才把未獲遵從的通知轉介予快速檢控小組的原因包括:部分個案由於業主提出爭議;業主在收到定額罰款通知書後作出正面回應而獲批准延長期限;涉及樓宇公用部分窗戶的個案須予協助。至於時間最長的個案(9.4年),屋宇署需時與業主/佔用人安排作實地視察,但截至2025年2月28日仍未能聯絡到業主/佔用人。

 

 

 

 

 

 

 

 

 

審計報告︱建議多用AI協助工作

審計署認為,為達致強制驗窗計劃加強公眾安全的目的,屋宇署需顧及推行計劃的所有相關因素,以及所遇到的困難,持續檢視擬發出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所揀選的目標樓宇數目,並為計劃制訂長遠策略,比如說進一步發展和善用「新質生產力」,例如運用人工智能。

屋宇署署長總體回應指,同意審計署的建議。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