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戒毒會上年度獲政府逾1.2億元撥款,惟最新一份審計報告發現戒毒會過去5個年度再入院個案,佔總入院數76%,有病人5年間入住戒毒中心達17次。參與戒毒會「一般戒毒康復計劃」的入院者中,僅43%有完成斷癮及康復兩項療程,15%更未能完成斷癮療程。
戒毒會獲政府資助逾億元
戒毒會為非牟利機構,核心服務包括自願住院戒毒治療康復計劃、善後服務、門診診所及美沙酮治療計劃輔導服務,其主要收入來自政府資助,上年度從多個來源收到共1.315億元的經常資助金,包括來自衞生署的1.213億元和社署的530 萬元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戒毒會營運4間戒毒治療及康復中心,共提供346個床位;亦營運5間中途宿舍,為剛離開戒毒中心的戒毒康復者,在半保護性及具支援的環境下提供過渡性住宿,設76個宿位。
逾4百病人須再入院 23名人士曾入院10次
審計署分析戒毒會上年度618宗再入院個案,發現有關個案涉及417名病人,而他們在過去5個年度期間入住戒毒會轄下戒毒中心介乎1至17次,平均次數為4次。23名在其間曾入院10次或以上的病人中,全數均入住石鼓洲康復院參加一般戒毒治療康復計劃。
75%入院者參加石鼓洲「一般戒毒治療康復計劃」
石鼓洲康復院提供的一般戒毒治療康復計劃,設3周斷癮療程,以及4至12周的康復療程。審計署指,戒毒會有約75%入院者參與該計劃,惟在2019-20至2023-24年度2621出院人次中,只有1131人次完成斷癮和康復兩個療程;餘下1490人次中,有1085人次只完成斷癮療程,405人次甚至未能完成斷癮療程。




康復中心佔用率低於標準
審計署發現,石鼓洲康復院全年佔用率只有約39%至70%,低於標準的75%;區貴雅修女紀念婦女康復中心則介乎30%至59%,低於標準的80%。至於凹頭青少年中心和成年婦女康復中心,除了在2016-17至2019-20年度的4年期間外,各年度的全年佔 用率亦低於80%的標準。審計署補充,儘管戒毒會去年10月與衞生署簽訂新協議後,所有戒毒中心的佔用標準統一為75%,但去年10至12月期間,所有戒毒中心佔用率仍未達新訂定的佔用標準。
另外,戒毒會的中途宿舍一般住宿期為3至6個月,審計署審查4間受資助中途宿舍去年12月31日的舍員名單,發現60名舍員中,26人居住逾6個月,其中3人在婦女宿舍住逾4年,最長居住達5.2年,而戒毒會沒有記錄舍員需要過渡性住宿的理據。
審計署多項建議倡戒毒會改善服務
審計署建議,戒毒會應汲取再入院頻次偏高個案的經驗,以持續改善戒毒治療康復計劃及加強完成計劃後的支援服務;採取措施推動入院病人完成一般戒毒治療康復計劃的療程;改善轄下戒毒中心的佔用率;並因應吸毒形勢的變化,定期檢討其提供的戒毒治療和康復服務。
審計署也建議衞生署署長,應加強衞生署在其管制人員報告中對戒毒會表現的匯報,例如把戒毒中心的佔用率列為其管制人員報告中的一項服務表現目標;及留意戒毒會在新措施方面的表現,並考慮在適當情況下把新的服務表現指標納入衞生署的管制人員報告。
戒毒會及衞生署署長均同意審計署的建議。
記者 蕭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