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發表最新問卷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灣區白領每周三天回到辦公室上班,通常選在周二、周三和周四,同時發現大多數公司無意增加每周實體辦公的天數。
據《聖荷西信使報》報道,這份2月進行的問卷調查得到236家以白領為主的公司回應。灣區委員會2021年10月開始就遠距辦公向各公司進行問卷調查時,實體辦公平均日數為2.3天。
約40%受訪公司表示,過去六個月增加強制實體辦公的天數,僅22%公司稱未來六個月有這樣計劃。
但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研究主任萊斯(Abby Raisz)提到,僱用超過1,000人的大公司比較有可能表示下半年會增加強制實體辦公日。有些公司選擇詢問員工回辦公室上班的意願,有些則會要求,「要求員工回去上班的公司會覺得它們的政策有效。(但)當它們提出要求時,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近月州府和地方政府陸續要求公務員回到辦公室上班,但州長紐森的命令卻觸發公務員不滿,屋崙和三藩市與工會協商後同意延後執行新政策。
新冠疫情觸發遠距辦公政策,顛覆了打工生活與公司招募模式。資料顯示,僅四分之一灣區公司要求員工每周五天實體辦公。
訪問了全球40國數千名工人的「全球工作安排調查」(G-SWA)發現,美國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遠距辦公天數為1.8天,僅次於加拿大的2天,反映疫情後英語國家普遍採用實體和遠距混合工作模式。
有份參與G-SWA調查的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布魯姆(Nick Bloom)認為,混合工作模式對公司有莫大好處,減少招募和留任成本,卻不會影響生產力。
萊斯認為,由於科技等產業有不少職位可以在家完成,因此遠距辦公在灣區獲得且保持增長勢頭,且有不少公司認識到許多僱員居住地與辦公室距離很遠,所以提供彈性上班時間。這樣的情況下,僱員更有選擇,大可離開強制實體辦公的公司另謀高就。
但布魯姆補充,遠距辦公衝擊了美國不少城市的市中心。截至4月16日,聖荷西辦公空間使用率僅51%,三藩市更只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