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鮑威爾與中國關稅政策急轉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和商界領袖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本週對其長期批評的兩個對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和中國——態度出現明顯轉變。據彭博社報導,特朗普週二不僅表示無意解僱鮑威爾,還暗示願意「大幅」削減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45%關稅,這一表態隨即帶動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7%。

相關新聞:

美股連升兩日後回氣 貿易樂觀與人事穩定帶動投資情緒

這一政策急轉彎發生在特朗普會見沃爾瑪(Walmart Inc.)、家得寶(Home Depot Inc.)和塔吉特(Target Corp.)等大型零售商高管之後。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企業領袖警告高關稅可能擾亂供應鏈並導致價格上漲,甚至可能在數週內造成商店貨架短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證實,總統「不斷尋求」商界領袖的意見,包括近期與「三家最大的德國汽車公司」會面。

「我們將與中國達成公平協議,」特朗普週三告訴記者。

隨後,特朗普暗示他可能會在「未來兩到三週內」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的關稅稅率。同時,特朗普表示最終期限將取決於中國是否參與。

「取決於他們,」特朗普說。「我們有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地方,叫做美利堅合眾國,多年來一直被剝削。」

《華爾街日報》週三報導稱,政府官員正考慮一項分層關稅計劃,可能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50%-65%之間,對非國家安全關鍵項目徵收35%關稅,對關鍵項目保持100%關稅,並在五年內逐步實施。

相關新聞:

傳白宮考慮大幅削減中國關稅 幅度達50%至65%

然而,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隨後強調「不會單方面降低對中國的關稅,總統已明確表示,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我們對此持樂觀態度,」而貝森特(Bessent)也表示全面貿易協議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時間。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已出現疲軟跡象,4月紐約地區工廠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收縮。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週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表示,宣布的關稅增加超出預期,可能導致至少暫時的通脹上升,美聯儲的責任是「保持長期通脹預期穩定」。

當被問及他是否與鮑威爾交談過時,特朗普週三告訴記者,他沒有給美聯儲主席打電話,但暗示他可能會這麼做。

「我可能會給他打電話。我沒有給他打電話,但我相信他不降低利率是在犯錯誤,」他說。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週三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談判的大門是敞開的」,重申貿易戰沒有贏家。而彭博經濟學家屈大偉指出,北京訪問的每個人都支持中國政府對美國高關稅的報復,這與2018-2019年貿易戰形成鮮明對比。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則認為,在當前情況下,中國無需提供重大讓步。

新聞來源:彭博社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