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燊語|農場鮮蛋未必真新鮮 消費者要認清標籤真義

美國雞蛋價格有望再度上升,全年或累積升幅達20%。在高通脹與禽流感夾擊之下,雞蛋成為眾多家庭中最為敏感的物價指標之一。現時一打雞蛋售價平均介乎7至9美元,即每隻雞蛋的平均價格已超過5毫甚至高達7毫半,視乎地區有所不同,部份城市每隻雞蛋售價更早已突破1美元。

物價上漲之餘,市面上的雞蛋選擇亦明顯收窄,不少市民難以購得慣用品牌。根據《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指出,各類標籤名稱未必與消費者的想像相符,部分更屬於「無實質定義」的行銷用語。

根據《消費者報告》解釋:

  • 「放養」(Cage-free):母雞不被困於籠中,但仍可能長期被關在擁擠的室內空間。

  • 「有機」(Organic):母雞食用不含合成農藥及基因改造的穀物,禁止使用抗生素,並需有戶外活動空間。

  • 「牧場飼養」(Pasture-raised):此詞並無統一標準,但若附有「Certified Humane」或「American Humane Certified」標籤,則表示雞隻可在草地自由活動,展現自然行為。

  • 「自由放養」(Free-range):雞隻不困於籠中,並有機會到戶外活動,但活動空間可能十分有限。

  • 「新鮮農場蛋」或「天然」(Farm fresh) or (Natural):這些標籤缺乏實質意義,所有蛋都來自「農場」,即使那是密集養殖場。所謂「新鮮」多指未經冷凍,而雞蛋本身本就不能冷凍。

雞蛋價格節節上升之際,報告提醒消費者不宜單靠標籤作購買依據,更應了解其真義,才不致花冤枉錢。「你買的不一定是你以為的東西」,報告如是說。

另據美國農業部建議,雞蛋放入雪櫃後可保存三至五星期,即使超過標示的「售賣日期」,只要儲存得宜,亦可安全食用。報告呼籲市民不宜過早棄置,應查清存放時間再作判斷。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