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指出,2023 年在美國進行的 CT 掃描(CT scans)可能在患者日後導致超過 10.3 萬例與輻射相關的癌症。據 CBS News 報道,該研究於週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研究團隊警告,如果當前醫療常規不變,CT 掃描最終每年可能占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 5%。
CT 掃描廣泛用於診斷創傷、癌症等重大疾病,已被視為現代醫療的標準流程。然而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承受的輻射風險較高,但因成人接受 CT 檢查的頻率更高,實際罹癌風險反而主要集中在成人族群。導致癌症風險最高的檢查類型為腹部與骨盆 CT,接著是胸腔掃描。常見癌症類型包括肺癌、大腸癌、白血病與膀胱癌,而在女性中,乳癌亦居高位。
研究發表的同時,編者評論強調 CT 掃描的不可取代性,並呼籲醫界應重新審視其濫用風險。評論指出,CT 成功成為診斷利器的同時,也難以限制其使用,現在應將其風險與酒精、肥胖等公認致癌因子並列看待。
專家建議應採取多項應對措施,包括優先考慮無輻射替代技術、優化輻射劑量,以及提升臨床醫師對低價值影像檢查的警覺性。這項研究也呼應了 2015 年《消費者報導》的警告,當時指出最多三分之一的 CT 掃描可能屬於非必要檢查,造成患者無謂暴露於輻射之下。
新聞來源:CB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