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揭示,加工肉類中的炎症化合物可能是推動早發性癌症,特別是結直腸癌驚人增長的主要原因。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Orange County)胃腸腫瘤學醫療主任卡西(Pashtoon Kasi)醫學博士表示,近期他們甚至接診了16歲的結直腸癌患者,這在幾年前還是極為罕見的情況。
據EatingWell報導結直腸癌曾被視為主要影響60歲以上人群的疾病,但近年來年輕人口中的發病率上升趨勢如此明顯,以至於篩查指南已將建議檢測年齡從50歲降低至45歲。雖然多種因素可能促成這一趨勢,但研究表明加工肉類消費在這一公共衛生危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加工肉類被定義為通過煙熏、腌製、鹽漬或添加化學防腐劑處理的肉類,包括培根、熱狗、香腸、熟食肉及火腿等。據卡馬諾斯癌症研究所(Karmanos Cancer Institute)的阿爾·哈拉克(Najeeb Al Hallak)醫學博士解釋,不同加工方法會產生不同的致癌化合物。特別是亞硝酸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轉化為N-亞硝基化合物,這些物質對結腸內襯有強烈的致癌性。
世界衛生組織在審查800多項研究後,已將加工肉類歸類為1類致癌物,與煙草和石棉同屬一類。數據顯示,每天攝入約50克加工肉類(相當於幾片培根或一個熱狗)可能使結直腸癌風險增加約18%。南佛羅里達大學健康中心(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Health)的最新研究發現結直腸癌腫瘤中的慢性炎症與飲食直接相關,證實了這些擔憂。
專家建議採取多種措施減少風險,包括限制加工肉類消費、選擇更健康的替代品如雞胸肉或植物性蛋白質、避免高溫烹調方法,以及增加保護性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纖維的食物攝入。儘管偶爾食用加工肉類對大多數健康人可能風險有限,但研究表明日常消費可能隨時間顯著增加癌症風險,特別是當與其他風險因素如家族史或吸煙相結合時。
–
新聞來源:Eating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