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激戰下林修榮看好美國前景

昨天三藩市的Costco自家品牌麒麟廁紙,已一紙難求。記者黃偉江攝

美中貿易關係急劇惡化,總統特朗普推動新一輪高額關稅,針對中國產品施更大壓力,兩國的經濟角力已從貿易升級為全面對抗,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華人社區領袖們與專家接受本報專訪,從經濟、政治、民生、產業等深入剖析這場關稅風暴與後續發展。

知名財經評論員林修榮指出,目前局面在特朗普預期之內,但更多屬於「見步行步」的快速應對。中國反應激烈,顯示進入全面對抗。他警告,中國幾乎處於孤立狀態,喪失美國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大災難,包括千萬計人失業及出口商品滯銷。

林修榮分析,即使中國每年對美出口金額表面上僅四萬多億元,實際還有大量產品透過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轉口美國。如今這條灰色通道也遭封堵,中國正面臨經濟體系崩潰的邊緣,加上房地產市場已全面崩盤,勢必引發政局不穩。歐盟也明確表態無法承受中國產能傾銷,說明全球主要經濟體已與美國共同抵制中國。

林修榮認為,特朗普關稅政策早在40年前就主張,並已在首任總統開始實施,今任則加速推動。他表示,這場「關稅颶風」主要目的包括建立公平貿易環境、抑制通脹,及戰略性削弱中國經濟,壓制中國發展。林修榮相信美國經濟會逐漸回穩。

林修榮進一步指出,美國目前正與超過70個國家進行談判,要求各方不僅減少貿易逆差,更應取消貿易壁壘,並禁止成為中國產品的轉口平台,形成一個以美國為首的經濟聯盟,對中國構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孫志雄黃寶楨 均對前景樂觀

美國華商總會會長孫志雄認為,最新的關稅政策對華人社區的影響不容忽視。他指出,面對價格上漲的現實,華人年長者長期培養的實用主義價值觀將影響年輕一代,促使他們重新審視品牌與消費的關係,形成「消費降級」的新趨勢。他強調華裔商人一向冷靜理性,他們將慎評估後將逐步轉型或多元化經營。

華人實業協會前主席、資深地產經紀黃寶楨則從房地產與就業角度表示,儘管股市波動劇烈,但她認為反而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機會。她觀察到,在特朗普重新執政短短數月內,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尤其灣區和南加州。她指出,洛杉磯山火後的重建工作正展開,儘管建材價格因關稅翻倍,人工成本也上升,但建築業反而迎來繁榮。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