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崙市周二(4月15日)舉行市長及第二區市議員補選,但華埠社區反應冷淡,選民關注度偏低。
本報記者昨日在華埠街頭隨機訪問十多位市民,發現超過半數對選舉一無所知或表示「不感興趣」,數人表示從未聽說過有補選要舉行。
華埠一間燒臘店的員工Candy表示,她是屋崙居民,卻不打算投票。「我對政治沒興趣,最重要是治安變好。我的燒臘做得再好都要有人肯出門消費才行啊!」她希望新市長優先解決無家可歸與治安問題。
一位超市店主說,她的客群多為年長移民,語言和資訊落差讓他們對選舉「覺得很遙遠」。一名員工也說:「我們每天忙工作顧家庭,根本沒有人跟我們講這些。」
也有華裔市民積極參與。服飾店店主梁女士表示,她已透過郵寄投票,支持泰勒(Loren Taylor)出任市長。「他上周剛宣布成立的商業諮詢委員會,站在小商業主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很看好他。」在第二區市議員方面,她投票給年輕華裔候選人王夏琳(Charlene Wang)。
屋崙政治風波不斷,自前市長盛桃(Sheng Thao)被罷免並遭起訴後,市府陷入財政赤字、城市治理與信任危機。新市長能否解決治安、無家可歸、非法傾倒垃圾及商業蕭條等問題,備受關注。
《三藩市紀事報》分析指出,兩位領跑候選人——前國會議員芭芭拉李(Barbara Lee)與前市議員泰勒——選前拉票火力全開,但也捲入互相攻訐的文宣戰。
報道指出,芭芭拉李支持者發送文宣指控泰勒與特朗普關係密切,並稱他支持削減警察經費;但事實上,泰勒曾主張增加警察預算,僅曾參與過探討公共安全改革的小組。而泰勒支持者則抨擊芭芭拉李為「盛桃2.0」,甚至使用經過修圖的合照與假新聞標題發動攻擊,遭外界批評。
兩位候選人均表示不認同負面文宣,強調希望團結選民、推動城市前進。泰勒批評對手陣營造謠誤導,芭芭拉李則回應:「屋崙選民已厭倦分化與抹黑。」
政治顧問羅斯(Jim Ross)指出:「這次選舉的核心是誰能真正帶領屋崙走出困境,重建信任與治理能力。」市選舉辦公室提醒市民,所有投票站於上午7時至晚上8時開放,並鼓勵市民積極投票,參與屋崙未來的決策。本報記者蘇婕雅屋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