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報道
比爾蓋茨和已故的艾倫(Paul Allen)於1975年4月4日創立了微軟,50年後今天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的公司之一,蓋茲將其當年開發的程式碼公佈供大眾下載,撫今追昔。
這一大疊在電傳打字機上列印的程式碼,與目前人工智能(AI)平台所用的比較看起來很粗糙,卻是微軟成立軟件王國的基本。微軟將於4日在華盛頓州雷蒙德(Redmond)的總部舉行慶祝活動。
現年69歲的蓋茨在網誌上回憶創立微軟的點滴,1975年1月,20歲的他與22歲的艾倫讀到《Popular Electronics》雜誌一篇關於微型電腦Altair 8800的文章,該電腦計劃由當時寂寂無聞的科技公司英特爾生產的小型晶片驅動。蓋茲和艾倫深受啟發,認為可為電腦設計作業系統,經過兩個月不眠不休,於7月發布程式碼,是Altair電腦首個基本作業系統。Altair一般被認為是全球首款個人電腦,沒有鍵盤、滑鼠或顯示器,用戶透過撥動面板上的開關指揮電腦。
微軟由此開啟軟件新時代,讓個人電腦(PC)日後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催生了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在內的辦公室軟件,且至今仍支援大多數PC的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蓋茨形容,這是「我迄今所寫過最酷的程式碼」,對當年科技發展來說是「一場革命」、「個人運算的開創者」。蓋茨和艾倫提出口號和目標︰「讓每張桌子和每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腦」,如今已經實現了。
40年前推出的視窗操作系統和辦公室軟件仍然主導PC,微軟當前的業務核心已有所改變。它在雲端運算上佔有一席之地,Xbox是主要遊戲平台,是AI公司OpenAI的主要投資者,並與多家公司合作開發更多AI模型。
微軟辦公室蹤跡遍布全球,包括在矽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大型設施,距離谷歌總部不遠。內有微軟重要實驗室「車庫」(The Garage),讓員工探索創新,並與同事腦力激盪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