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州上訴法院審理一宗僱傭糾紛案,74歲訴訟當事人杜華德(Jerome Dewald)播放預錄影片陳詞,惟未有事先披露片中年輕男子是AI生成的虛擬形象,遭法官斥責誤導法庭。
綜合《紐約時報》及《紐約郵報》報道,事發於3月26日,杜華德以自辯人身份出庭應訊。他獲准播放預錄影片陳詞,片中一名虛擬人物站在模糊的背景前陳述案情。
上訴庭法官曼扎內特-丹尼爾斯(Sallie Manzanet-Daniels)在影片播放數秒後,詢問該人是否杜華德的律師。當杜華德承認是由他製作的AI虛擬形象後,法官即時叫停播放,並斥責他誤導法庭。
杜華德其後致函道歉,解釋因過往在法庭陳詞時經常口吃,故借助AI技術表達論據。他原擬製作自己的數碼分身,因技術困難而改用虛擬人物,強調無意欺騙法庭。
事件反映AI技術在聯邦司法體系應用的隱憂。2023年,一名紐約律師因使用ChatGPT撰寫法律文件,引用虛構判例受罰;同年,前特朗普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亦曾向其代表律師提供由Google Bard人工智能程式生成的虛假判例,事後向主審法官求情,稱不知該程式會編造不實資料。
威廉與瑪麗法學院法律及法庭科技中心助理研究主任申恩(Daniel Shin)指出,AI雖可協助無力聘請律師的人處理法律事務,但需要注意AI有時會自行編造看似真實但實為虛構的資訊。
杜華德的案件仍在上訴法院審理中。本報訊

杜華德播放AI生成影片陳詞。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