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奶嘴|立法禁0至3歲嬰幼兒用電子屏幕產品?盧寵茂咁回應

【電子奶嘴/互聯網/手機/盧寵茂】科技迅速發展,使用電子設備已經日漸普及化,惟過量和不適當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恐對兒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帶來不良影響。工聯會議員陸頌雄今日(2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政府會否參考國家、澳洲及其他地區經驗,立法限制或禁止0至3歲嬰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盧寵茂:立法規管用考慮公眾接受程度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指,內地及全球其他地區都是以指引方式建議嬰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沒有以立法形式去限制,或禁止嬰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政府目前沒相關立法計劃,「短時間內我們看不到,不單止香港,甚至內地以至全球 ,在這些指引上或者在立法方面會有一些很大的改動 。」

盧寵茂表示,澳洲政府去年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平台 ,強調並沒有限制或禁止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他認為要以立法方式去規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公眾接受的程度、執法可行性等。

盧寵茂認為要以立法的方式去規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需要考慮很多因素。資料圖片
盧寵茂認為要以立法的方式去規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需要考慮很多因素。資料圖片

 

他指2018年更新相關使用電子屏幕健康建議,2至5歲的兒童應該限制每日使用屏幕的時間少於1小時。資料圖片
他指2018年更新相關使用電子屏幕健康建議,2至5歲的兒童應該限制每日使用屏幕的時間少於1小時。資料圖片

 

何敬康關注疫情後出現不少末日狂刷(Doomscrolling)的情況。資料圖片
何敬康關注疫情後出現不少末日狂刷(Doomscrolling)的情況。資料圖片

 

過量和不適當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會對兒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帶來不良影響。資料圖片
過量和不適當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會對兒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帶來不良影響。資料圖片

 

使用互聯網以至電子屏幕牽涉到不少因素。資料圖片
使用互聯網以至電子屏幕牽涉到不少因素。資料圖片

 

衛生署建議 2至5歲兒童應限制日用電子屏幕少於1小時

盧寵茂又指,衛生署參考國際各地的指引,已在2018年更新相關使用電子屏幕健康建議,包括建議2歲以下的嬰幼兒,除了在家長陪同之下作視像交談以外,應盡量避免接觸電子屏幕產品;2至5歲的兒童應限制每日使用屏幕的時間少於1小時,有關屏幕活動應該是互動及富有教育性,並在家長指導下進行。

他強調建議與內地、新加坡、美國以至澳洲等地方的指引相若,衛生署會繼續留意國際經驗及本地情況,適時檢視有關建議。他又指,6歲前是嬰幼兒發展的黃金期,家長應把握時間多進行親子溝通活動,啟發孩子全面健康和身心成長,對他們將來的學習、思考、社交等方面的發展特別重要。

議員關注「末日狂刷」現象 盧寵茂指難有硬指標解決

新民黨何敬康關注疫情後出現不少末日狂刷(Doomscrolling)的情況,即人們花大量時間在網上閱讀負面新聞故事,關注當局會否有量化目標解決問題。盧寵茂表示,相信不是拿一個數字出來,還是一個硬指標就可以解決問題,他認為使用互聯網以至電子屏幕牽涉到不少因素,「自己剛剛從政府總部那邊走過來立法會,在路上就已經見到超過10個電子屏幕,甚至現在的升降機都使用電子屏幕去顯示到達樓層」,因此在科技進步時,互聯網和電子屏幕已成為學生在學習期的重要工具。

記者:黃子龍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