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都/片區開發/意向書】政府早前推出3個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試點項目,分別是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共收到22份意向書,計劃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陸續招標。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日(3日)召開記者會,建議政府容許調整3個片區的住宅地積比,以增加項目的財政誘因。
倡擴大片區試點範圍
劉國勳指「片區開發」推出3個試點,收到22份意向書,包括本地和內地發展商、承建商、綜合企業和電商物流公司等。他提醒,要把意向書轉為投標實際行動,關鍵在於招標條款是否符合市場運作,否則將重演洪水橋或厦村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最初有10份意向書,最終招標要一再延期的「意向熱、投標冷」情況。
劉國勳指出3個試點的地塊零散,非完全相連,缺乏整體開發的條件,較難帶動區內發展,建議擴大片區試點範圍,批地範圍須連接現有道路,令地塊連接,整合為一塊較大規模、更完整、具更高靈活性規劃用途的土地。
相關新聞:北都片區開發|3個試點共收22份意向書 包括新鴻基、恒地及新世界等






參考內地做法 容許彈性用途
劉國勳又指出,各片區目前已有既定開發指標,缺乏發展靈活性,阻礙片區優化、限制經濟及社會效益。他續指,片區部分地塊較不受歡迎,或影響發展商投標意欲,甚至導致日後改建或更困難。他舉洪水橋厦村片區為例,指住宅地塊位於片區左下角,而其餘公營設施則位於右上角,認為地塊不應該分散、被隔開。他續指,相關片區的法定大綱圖最早於2018年已規劃好,詢問相關規劃是否仍符合現時需要。
他建議重新檢視土地規劃,參考內地做法,容許彈性用途,企業可按市場需求設計用地,調整土地容積率等開發指標,並擴大片區試點範圍,放寬為大範圍引導性規劃,容許混合用途,靈活設計及布局。
倡容許地價分期支付 改善開發現金流
至於3個試點的運輸基建配套及工程進度未有公布,開發商或會減低投標意願。劉國勳建議設立專班,讓開發商參與基建道路的設計及了解進程,提高訊息透明度,同時保證試點內基建配套符合試點發展所需。他續建議,政府可考慮將部分運輸建設交由片區開發商負責,如連接未來港鐵站的行人天橋、地下隧道等,提升項目市場價值。
劉國勳指出,3個片區的私營房屋用地地積比界乎2.4至6倍,屬偏低水平;較古洞北早前放寬至整體地積比6.5倍、最高7.8倍為低,建議政府容許調整3個片區的住宅地積比,以增加項目的財政誘因,並容許地價分期支付、放寬住宅預售期限制、推遲交還政府的建造工程等,改善開發現金流;及協助發展商與銀行協商融資等。
另外,劉國勳強調北都發展期長,必須由財務穩健、執行力強的開發商承擔,建議政府考慮「雙信封制」,即將技術與財務分開評審,優先考慮綜合能力強的投標者。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