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與武契奇渡得過難關嗎?(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

至於中國,面對上面這件事又可以有甚麼解讀呢?我的觀察是:一個親華的杜特爾特,被一個上任後在南海搞事的小馬可斯送了去海牙。而杜特爾特在中國香港逗留的四整天,是他被捕前的最後掙扎!杜特爾特被送去海牙之後的3月12日,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有人問及此事中方的看法。官方發言人毛寧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發事件,中方注意到有關消息,並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我想重申,中國一貫主張國際刑事法院應嚴格遵循補充性管轄原則,依法審慎行使職權,避免政治化和雙重標準。」回答得很安全,也是中國的一貫主張和做法;但是,相對於之前那四天比諜戰片更緊張的情節,杜特爾特本人和其家族讀到和聽到之後,可能會有另一番解讀。

以下匆匆說幾句塞爾維亞的武契奇。我在之前的文章已談過,武契奇政府因為一宗混凝土遮雨棚倒塌事故被反對派糾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傷,固然是重大事故,但搞到出現政治危機,背後一定另有力量在操作。前文已提及1月28日總理武切維奇已就事件主動提出辭職,而3月19日只是程序確認日。此日之後的30天內,必須成功重新組閣,如果組閣不成功,就在6月8日重新進行大選,那時才是武契奇的危機。提一句,發現有大型網媒一篇報導搞錯了總總和總理二人,因為他們的中文譯名太接近了。塞爾維亞總理是武切維奇(Milos Vucevic),總統是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總統武契奇未出事,他仍然在撐持局面,未來會努力重組內閣。就在這個艱難時刻,3月11日,剛好是杜特爾特由香港飛回菲律賓、而且即日被送去海牙的日子,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飛了去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跟武契奇做了一個一小時的訪問。小特朗普有自己的時事節目。在節目中,小特朗普聲稱,針對武契奇的抗議活動被「武器化」了,和他父親特朗普當時因「國會山事件」而遭受的激烈批評一樣。暗指有反對陣營試圖推翻武契奇的政權。

眾所周知,特朗普上任後便削減及叫停很多之前在外邊搞顏色革命的資金。武契奇曾經點名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是在塞爾維亞搞顏色革命的黑手之一。武契奇在3月份就表示,這一企圖(搞顏色革命)目前已經失敗!之後,就是小特朗普飛貝爾格萊德和武契奇做採訪。在小特朗普的節目內,武契奇對特朗普表示感謝,武契奇說:「特朗普在這個國家享有全歐洲最高的支持率。我不是在奉承他,也不是在奉承你。我只是說了這裡人們的想法。」事後有人批評小特朗普身為總統之子,不應該去塞爾維亞拉關係。因為去年年中、特朗普未當選時,特朗普的女婿曾赴塞爾維亞商談一個酒店項目。於是小特朗普此次在特朗普當選後再以家族成員的身份前往塞爾維亞,被懷疑存在利益衝突。小特朗普發言人表示,小特朗當天只是為了做節目才去進行訪問。他留在當地不到八小時,過程中沒有討論美國政府的事務。

無論如何,武契奇政府上個月仍未清晰的局面,因為小特朗普的到訪,以及削弱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金,我認為都是美國對武契奇似有似無的加持。可以想像,武契奇似乎可以渡過這次政治危機,且看結果如何。

本文談了杜特爾特和武契奇。他們都面對危機,卻遇到很不相同的對待。我認為這兩個國際時事小插曲不應被忽略。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在加沙戰爭打了半年左右,有人製作了幾條加沙人在屋頂揮舞中國旗的短視頻,意思是加沙人感謝中國空投物資給他們。我一看便知道是假的,而且感到這樣的網絡生態情況不妙,不是好事。這種視頻是部份人消費別人的痛苦去在自己的面上貼金。事實上中國乃至其他國家到現在仍只是停留在安理會口頭譴責以色列這種程度,沒有能力阻止悲劇繼續發生下去。這一點很正常,請注意不是指責做不了事、幫不上忙——這是非常無奈的客觀現實。當前軍事上美國是地球最強,而以色列和美國是二而為一的國際惡勢力。

至於中國,一直倡議南南國家互相合作,而這些國家不少都是發展中國家,而且政治不穩定。當出現政治動盪時,中國只談經濟,不干涉別國內政之外,是否仍然有其他招數?這是對中國最大的考驗。閱讀中國國情,要知道中國有能力很強、以及力有不逮的兩個面向。中國有很多可以用的手段;但同時在很多方面也手段有限。要覺察中國存在這種兩面性,才會比較中肯地看清楚整個國際局面。所以我認為,宏觀之外,要同時注意例如本文所談的個案式的微觀。加起來,才比較接近真正的現實。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