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再偉大運動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葉以降,是美國真正崛起的驕人歲月,之前,無論哪一科目都是歐洲天下,若不是一場世界大戰打散他們與人才與財富,美國不可能誕生特朗普這個人物,事關今天美國可能還是進步中的大國,沒有「超級」的兩個字。

  成也特朗普,敗也特朗普,他重返白宮以來,美國政府削減了大量研究經費,並解僱了從事科學研究的政府僱員。於是乎,歐盟行動起來,向美國科學技術人才開放移民大門,正考慮推出「科學家專屬護照」,作為吸引頂尖科研政策,據悉,歐盟資助「地平線歐洲計劃」(Horizon Europe),規模達950億歐羅(約1030億美元)。

  「美國再偉大」,歐洲也來湊熱鬧,搞一個「歐洲再偉大」,更加夠膽同美國鬥掟錢,小心被特朗普藉口再加稅,一笑。講返正題,美國真正偉大的光輝歲月就是大戰前後,大量吸收歐洲科學技術人員所致。其中有三位天花板人物︰德國原納粹軍方V2火箭總設計師華納.馮.布朗,他幫助太空總署NASA突破了蘇聯的太空強勢,成就美國登月壯舉。

  來自匈牙利的約翰.馮.諾伊曼,是現代電腦科學發展里程碑式的人物;另一位是希歐多爾.馮.卡門,最著名學生是錢學森,這個同是匈牙利的科學家,被譽為最偉大空氣動力學家,對美國航學工程貢獻良多。

  三位人士中間有「馮」的姓氏,這是Von,代表貴族的身份,也代表來自歐州的某個地區。「馮」先生們在美國名成利就,桃李滿門,是美國夢的標準代言人。風水是活的嘛,可以輪流轉,且看歐洲的魅力如何。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