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型肝炎/疫苗/邁克爾.霍頓/浸大】丙型肝炎疫苗最快6年後面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表示,丙肝感染率在美、加等國上升,篩查及抗病毒新藥成本高昂,在保障藥物專利權的地方,每名病患藥費達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有必要開發疫苗。他指,有信心未來6至8年開發出丙肝疫苗,「全球性地消除這個嚴重的公共衞生威脅」。
丙型肝炎常經血液傳染,大多新感染者無明顯症狀,可能慢慢演變成肝硬化及肝癌。據世衞估計,全球有5,000萬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新發感染病例;衞生署推算全港有0.3%人口曾患有丙肝。
相關新聞:加拿大創科系列︱全球首支丙肝疫苗有望2030年面世 諾貝爾獎得主研發





丙肝患者人均藥費1.5萬美元
憑發現丙肝病毒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邁克爾.霍頓今日(24)出席香港浸會大學研討會時表示,隨着發現丙肝病毒,人們輸血前會先篩查,成功保障全球正規血液供應不受丙肝污染;而近年丙肝藥物發展迅速,可避免病患有嚴重肝病及死亡,其中新型抗病毒藥物療程只需2至3個月,就可治癒接近所有丙肝病毒感染。
不過,邁克爾.霍頓稱,新型抗病毒藥物未能阻止丙肝再次感染,即患者服用藥物康復後,不具保護性免疫力。他亦警告,隨着靜脈注射毒品在美國、歐洲、澳洲、加拿大等地成癮及流行,共用針頭情況增加,導致丙肝感染率上升,惟在保障藥物專利權的地方,每名病患藥費達1.5萬美元。
他續謂,進行大規模篩查並向丙肝患者處方抗病毒藥,將造成龐大醫療壓力,故有必要開發疫苗。他透露,研究上已證實「重組E1E2抗原」有效中和所有丙肝菌株的體外傳染性,有信心未來6至8年開發出丙肝疫苗。
記者:蕭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