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清理新階段 即將開始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本週宣布在伊頓和帕利塞茲山火災區展開第二階段清理工作,聲稱這是復原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但同時警告,該過程將會導致當地卡車交通更加繁忙。

《聖蓋博谷論壇報》報道,目前,美國環保署簽約的團隊正持續進行第一階段清理工作,從被火毀壞房產中收集有害材料。

美國環保署指出,第一階段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山火危險廢物清除任務之一,上千名人員參與數千個地點清理。

如今,兩個階段將同時進行,當危險材料從特定房產清除乾淨後,將進入下一階段。

官員估計,南加州兩起火災產生450萬噸廢棄物。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恢復現場辦公室指揮官斯文森(Col. Eric Swenson)指出,相較之下,2023年茂宜島大火產生約41萬噸廢棄物。

公共工程局一直在與山火倖存者合作,收集房產進入權、建立安全垃圾運輸路線,並協調火灰和其他火災相關運輸和處理。

儘管一些社區對第一階段垃圾收集地點選擇提出批判,但美國環保署表示,第一階段的垃圾處理工作在最近幾週一直在推進。

環保署太平洋西南事故指揮官菲茨杰拉德(Tara Fitzgerald)宣布,阿爾塔迪納高爾夫球場很快會成為伊頓火災家庭危險材料的第三個垃圾集結區。

他表示,該場址將於本週建成並投入營運。該高爾夫球場與阿祖薩和杜瓦迪地區的拉里奧 公園,以及阿爾塔迪納的法恩斯沃斯公園將一同成為垃圾集結區,而從帕利塞茲火災中收集的危險物質則被運往托潘加溪集結區和威爾羅傑斯州立公園停車場。

菲茨傑拉德坦言,環保署沒有替第一階段尋找任何額外集結區,但斯文森表示,他們正在尋找用於第二階段垃圾集結場地。

兩處火災地區居民和當地政府均對垃圾場的位置表示擔憂,有些人已在這些地點舉行抗議活動。但官員們強調,過去的清理工作已證明是安全的。

美國環保署稱,所有區域均採取多項緩解措施,預計所有參加聯邦垃圾清理計劃的合格房產將可在一年內清除完畢。

斯文森表示,羅斯巴德學院和愛迪生校區廢墟清理工作已完成,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帕沙迪納聯合學區的富蘭克林和諾伊斯校區。

當局提出警告,受影響災區及通往垃圾掩埋場路上卡車流量將會增加。

另外,房主可透過災難復原中心或縣復原網站:recovery.lacounty.gov 填寫房產進入權表格。洛杉磯訊

清理工人查看阿爾塔迪納浸信會教堂燒焦的廢棄物。美聯社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