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T4-LA250210D2A_419a-305x350.jpg&f=jpeg&w=815&q=75)
近期,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強化執法力度,傳出可能進入學校執行遣返行動,引發移民學生家庭的擔憂。CNN報導指出,紐約市一名六歲小學生因害怕母親遭到遣返,連續數日請求學校護士讓她回家。此類情況在全美各地蔓延,家長、學區及教育界開始關注聯邦政策變動對學童心理及學習環境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近期推翻了過去限制移民執法人員進入學校、教堂及醫院等敏感場所執法的政策,使得執法行動可能波及校園,引發各界討論。對此,羅蘭崗學區教委陳正治接受《星島日報》採訪時表示,學區的首要職責是提供適齡學童平等的教育機會,並強調學區對學生安全負有責任,將確保所有執法行動符合法律規範。
陳正治指出:「學區作為地方政府機構,負責為轄區內所有適齡學童提供最合適的教育機會,而移民管理是聯邦政府的責任。理論上,生活在美國的每個人都應該是合法居留者,若有非法居留者,那是聯邦單位的失職。」
他進一步表示,學區無權審查學生或家長的移民身份,學區的職責是確保學生接受教育,不論其背景如何,都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然而,若移民執法人員進入校園,學區則有責任確保相關行動的合法性。「當學區面對執法人員進入校園的請求時,必須辨識來訪者身份、目的,並要求對方出示執行任務文件,確保任何要求學區配合的行動符合法律規範。」
目前,學區已向教職員發出指示,要求對任何執法行動保持警覺,確保學生權益不受侵害。「截至目前,我們學區尚未收到任何校園執法的要求,但我們將持續關注此事,並確保學生的安全與受教育權利。」
移民執法行動進入校園的可能性引起了移民家庭的不安,一些家長擔心這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CNN報導提及,一些學校的教師表示,部分學生出現焦慮行為,害怕放學後家長可能不會來接他們。由於新政策讓移民社區感到不安,一些學區開始與法律援助機構合作,提供諮詢服務,以幫助受影響家庭應對潛在風險。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T4-LA250210D2A_419a-305x350.jpg&f=jpeg&w=815&q=90)
羅蘭崗學區教委陳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