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與一班優秀的同僚共事,互相鞭策,互相勉勵,偵破不少案件,那份滿足感於我而言最為珍貴。」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任職警察33年,自幼立志要除暴安良,儆惡懲奸,為了加入警隊更放棄了土木工程專業,多年來肩負刑偵工作,與罪犯鬥智角力,誓不兩立。這位有勇有謀的CID總舵歷盡社會動盪,又見證刑偵工作的變遷,他強調警隊身經百戰,遇強愈強,打擊罪案定必全力以赴。
警方早前推出了警聲特刊《香港警察守城故事》,刊載了18位不同職級人員的警察故事,其中刑事及保安處處長、高級助理處長葉雲龍Keith憶述自己加入警隊的原由,因自小在公共屋邨長大,見盡黑幫流氓恃強凌弱,早已於心中種下了一顆除暴安良的種子,「記得當年未畢業時已被警隊取錄,完成學業後立即進入學堂受訓,成為一名見習督察。」
當年選擇投身警察,放棄了自身土木工程的專業,談及這個決定,Keith坦言一直沒有離開自己喜歡的刑偵工作,對此十分感恩,更與一眾出色的同僚攜手攜手偵破案件,當中的滿足感不可言喻,對自己的選擇越加肯定,「當然整個職業生涯必定有起有落,遇上案件始終未能偵破,或者法庭最後沒有定罪,大家只能夠接受現實,汲取教訓,在失望中反省,在挫敗中學習,成為下次做得更好的動力。」
提到警察生涯中的難忘經歷,Keith直言每一個階段都有值得回憶的片段,而當中最觸動人心屬是2019年的暴亂,「警員在前線受辱受襲,甚至受傷,無奈火頭遍地,人手不足,傷勢較輕的同事不肯休假,堅持緊守崗位,令我十分感動。當時的混亂情況前所未見,幸好大家空前團結。不同職級,無分彼此,並肩作戰,榮辱與共。」
Keith續指,他負責刑偵工作,固然希望盡快蒐集證據,將暴徒送上法庭,以儆效尤,但由於他們用口罩黑衣遮蓋身體特徵,令搜證異常艱巨,任何細微的小節都不能放過,所花費的時間難以想像,「我的志願是捉賊,但今次面對不少學生,本質不壞,只是受到煽動,誤墮法網,令人痛心。寄望他們早日醒悟,重新做人。」
被問到警隊如何重建與年青人之間的關係,Keith表示警隊願意主動行出第一步,從大家有共識的議題開始接觸青少年,例如毒品調查科成立了「禁毒領袖學院」宣揚禁毒訊息,由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有系統的訓練,為期一年,每次有80名中學生和20名大學生參與,傑出學員更可獲得獎學金和海外交流的機會,「在一次畢業晚宴上,有學生向我表示,從沒想過警察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和精神去培育他們,在我面前感激落淚。修補關係,難以一蹴而就,但我深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市民終會明白,警察與他們是站在同一陣線,並非對立。」
近年罪犯由現實世界走入虛擬世界,無疑對刑偵工作帶來新挑戰,Keith指詐騙案是現今全世界面對的難題,數字和金額屢創新高,任何年齡、職業和背景,均是騙徒的目標,不法分子甚至毋須現身,利用通訊工具,在海外操控行騙,增加破案難度,「面對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先裝備自己,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與科學園簽定了培訓計劃,提升同事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有關機構研究完善法律條文和監管機制;與傳媒和學校合作加強防騙的宣傳教育。」
他強調:「打擊騙案不是警隊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各界參與,齊心協力。年多前我們成立了『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集合了12位不同界別的專家和領袖,分享資訊,出謀獻策。警隊經過180年的磨練,身經百戰,遇強愈強,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們目標明確,全力以赴,將騙徒一網打盡,繩之於法。」
記者 麥鍵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