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這幾年陸續走了些內地城市,雖然不多,也有十幾個吧。和朋友聊天發現了很多的共同點,像各地模具倒出「萬象城」 、「新天地」,這\xf9堣嬤氻U,看看你是否有同感?
首先,每個城市總有一條旅遊老街,有的叫坊、有的叫巷,總之幾條街的聚集地。步行街的起點有新立的古牌坊,有大大小小一群仿古街的建築。琳琅滿目的店舖半數以上都是美食,大同小異的網紅小吃,烤腸、烤串、臭豆腐、酸辣粉、糖葫蘆、奶茶。另一半則是在當地人眼\xf9堙A招攬遊客的小商品,餐具、扇子、玩具、圍巾、仿古兵器、瓷器等等義烏小商品。一時間怕混淆去了哪\xf9堙H不會的,走著走著總會碰到些箭頭形橫牌,大大的字寫著「我在XXX很想你」。
再就是文旅產品百花齊放,卻又真的是千篇一律。仿當地建築形狀的雪糕、特產做的手信或是紀念物、就近民族衫的租賃和攝影、城市前加上個「老」字的玻璃裝酸奶。總之就是恰巧抓到了遊客的心態,來都來了,總買點甚麼帶走吧,試下也無妨。
另外一點是景點不再是某處獨有,布達拉宮不只西藏有,河北有、浙江有,遼寧也有。仿日本的小奈良更是遍布中國十八個城市,只要湊齊鹿、草地和木質護欄就夠拍照了。旅拍的歐洲景色可以在本地的歐式風建築群找到,整個歐式古堡也是可以有的。千山萬水趕過去的網紅景點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或許別人的攝影器材和取景真的超凡吧,不然一定是共謀,有把二百斤修到九十斤的P圖功力。
不止內地,這種類似「撞衫」的旅遊文化國外也很多,還好香港沒有,香港依然是獨特的存在,保持這樣沒被同化,值得給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