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語言

(張灼祥)

  憑《素食者》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韓作家韓江,在她2024年出版的《希臘課堂》(《Greek Lessons》),提及阿根廷作家波赫士(Borges)死前立下的遺言:波赫士要求在他的墓誌銘刻上一句「他把劍放在光滑的金屬中間」。

  有研究波赫士的學者指出,只有用「鋒利的劍」才能打開波赫士的作品內涵。老年波赫士雙目失明,再看不見這個世界,但他心\xf9堜\xfa白,他的作品更能洞悉人間煙火。

  《希臘課堂》的男老師一如波赫士,也是失明人士,由他來教授希臘文,看似困難重重。他的亞裔學生(南韓女子)有口難言,卻喜歡學習外語。這樣的奇怪組合,讓韓江寫出一個既抽象,又具詩意的作品來。

  希臘語文的兩個動詞「to suffer」(受苦)、「to learn」(學習),對哲學家蘇格拉底來說語義相近:「學習就是受折磨、受苦」。

  老師說:「歐洲人士覺得古希臘文難學,就像南韓年輕一代覺得古典中文不好學習。」「就像中文這個『呼』字,多重解讀,不好懂。」

  「He killed himself」(他殺死自己),在希臘文沒有「himself」的,該怎樣來寫這一句?

  詩的語言魅力不可擋。書中有這一句:「If snow is the silence that falls from the sky, perhaps rain is an endless sentence.」

  「倘若雪,無言從天降下來,或許雨,就是沒完結的句子。」

  這一句,韓江用韓文來寫,會怎樣寫呢?用希臘文可以寫出來麼?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