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加州選民2016年通過娛樂大麻合法化後,中加州海岸蒙特利縣(Monterey County)一度出現「淘綠熱」(Green Rush),數百萬元大麻相關資金湧入,然而近十年後合法大麻前景堪憂,熱潮迅速冷卻。
新聞網站SFGATE報道,大麻熱潮促使蒙特利縣的加工大麻產品發展蓬勃,2020年成為全州加工大麻產量最多的縣份,然而從2021到2024年期間,該縣大麻產量銳減43%,加工產品數量暴跌72%。縣府報告顯示,同期稅收大幅下降80%,大部份始於蒙縣的合法大麻企業早已倒閉。
蒙縣縣府大麻專案經理休斯(Michelle House)指出,縣內大麻業未如大家當初預期,指稱部分企業生意失敗原因歸咎於「淘綠熱」期間的投資一窩蜂。
休斯認為,相較於2023年大麻業陷入崩潰,現狀已改善不少,縣府資料顯示,大麻合法種植面積過去兩年沒有減少。
市場繼續衰落的另一跡象是非法大麻場似乎重回當地。執法當局今夏突擊搜查縣內一處原為合法的大麻場,搜出價值1億2500萬元的非法大麻,成為加州今夏最大規模的非法大麻突擊成果。有合法大麻農透露,當地少數仍持有合法經營許可的大麻農可能沒辦法熬過今冬。
「淘綠熱」爆發後,蒙特利縣所在的薩林斯納谷(Salinas Valley)的大麻公司宛如雨後春筍出現,《紐約時報》曾形容當地是「美國的大麻桶」。蒙縣政府動作迅速,核准建立大麻場,不久就產出數百萬磅大麻,使該縣成為大麻合法時代初期的最大得益者。
然而,這股熱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以為加州合法大麻可向其他州提供,而且預期全國其他州份可以仿效加州大麻合法化而建立的合法大麻場,在聯邦層面對大麻除罪方面仍不作為的現實下深受打擊。
監管成本高昂和高稅金等地方政策也是禍首之一。蒙縣一份民事大陪審團報告稱,大麻農在有收成前先得繳付最少50萬元相關縣府稽查費用,構成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