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人數凋零學校爆發關閉潮

美聯社電

面對預算緊縮、出生率下降和學校選擇權運動日益壯大,全國不少城市校區正在考慮保持多少學校開放。費城、波士頓與休斯敦等地正考慮關閉校舍,與此同時公眾的憤怒成功阻止西雅圖和三藩市校區同類舉措。

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公立校區(St. Louis Public Schools)是全國正考慮關閉學校的校區之一。校區今年公布一份報告,發現學校數目是其所需的兩倍以上。學校關閉的決定令人痛心,維持半空的校舍確實存在經濟壓力,但研究顯示學童往往在關閉學校後處境變得很糟糕。

根據立場相對保守的教育智庫托馬斯‧B‧福特漢姆研究所(Thomas B. Fordham Institute)去年公布的報告,從2019至2023年,全國近12分之一公校收生人數下降20%或以上,即約5,100人。報告發現,這些學校的學生成績長期低落,且位處高貧窮社區。

收生下降 原因多重

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估計,從2022到2031年,全國公校學生人數將下降5.5%,主要受到人口結構改變。其他因素包括有些學生轉讀私校或在家上學,還有一些移民家庭決定離開美國。

疫情期間,儘管收生人數暴跌,聯邦紓困金幫助不少學校維持開放。自由派智庫「理性基金會」(Reason Foundation)教育改革主任史密斯(Aaron Garth Smith)表示,紓困金如今耗盡,學生人數不足的學校已成為一個問題,估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下跌,認為州級和地方決策者不得不適應這種新現實。

以芝加哥為例,2013年一口氣關閉50所學校,成為全國史上最大型學校關閉行動。芝加哥大學學校研究聯盟(UChicago Consortium on School Research)執行長兼高級研究助理德拉托雷(Marisa de la Torre)指出,當年學校關閉後,受影響學生轉讀新校,結果打鬥和霸凌頻傳。

轉校考驗大 師生同受害

許多即將關閉的學校出現成績下降,儘管受影響學生的閱讀成績最終恢復,數學表現問題卻持續多年。德拉托雷說︰「很多社群互相對立,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充斥不確定性,職員和學童最深受其害。」

在勢力強大的芝加哥教師工會施壓下,芝加哥市府暫緩關閉學校至2027年,但目前約三分之一教室處於空置狀態。

在密州聖路易斯公立校區,學生人數從1967年11萬5543人銳減至去年的1萬8122人,反映過去數十年有不少家庭搬往城郊。當地今春遭受龍捲風蹂躪,不少房屋被毀,很多居民離開,學生人數恐進一步減少。

薩姆納高中(Sumner High School)是該校區7所今秋因受龍捲風破壞而停止開放的學校之一。在7月教委會會議上,顧問們認為校區無法支持所有平均有79年歷史的學校開放,關閉學校後就能騰出資金進行改善,但教委們不予認同。

有150年歷史的薩姆納高中所在的維爾區(The Ville)已有多所學校關閉。校區學監博里沙德(Millicent Borishade)6月曾稱仍致力於保住薩姆納,強調沒有永久關閉計劃。但校區近日對該校命運保持沉默,觸發當地教師工會不滿,對博里沙德投下不信任票。

當校區4年前考慮將薩姆納關閉時,包括4theVille等多個組織曾提出擴大該校的藝術課程來救校的建議,結果奏效,學生人數回升。龍捲風造成薩姆斯200萬元毀損,該校教師看到一線希望,「雖然有毀損,但它仍屹立不搖,反映了社區的韌性。」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