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報道
縱使官員吹噓加州已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但加州就業市場卻持續陷入全國最疲弱的行列。
根據州長辦公室公布數據,加州僅次於美國、中國及德國,超越日本,名列全球第四經濟體。州長紐森聲言:「加州不只是跟上世界的步伐——我們是在領跑世界。我們的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然而,加州的就業市場卻無法以「蓬勃發展」來形容。灣區新聞集團報系報道指出,根據加州就業發展局最近公布的季節性調整就業數據,加州勞工市場前景相當黯淡。
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Scott Anderson)表示,加州勞動市場表現只能用平平來形容。預計未來幾個月,加州失業情況將會加劇,就業人數將會進一步減少。
截至三月底的一年內,加州非農就業總數僅成長0.3%。幅度遠遜於2024年全年1%的成長率。
相較之下,根據聯邦勞工統計局資料,美國整體非農就業市場同期成長1.2%,是加州同期增幅的四倍
加州經濟持續研究中心主任李維(Steve Levy)指出,加州在全美的就業增長排名顯然「跌至後段班」。他預期加州在2025與2026年仍將持續在就業增長方面敬陪末座。他也警告,總統特朗普推行的關稅與驅逐移民政策,將令加州情況雪上加霜。
另有專家指出,加州的住房危機也是導致勞動力短缺的關鍵因素之一。Beacon Economics創辦合夥人桑柏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認為,加州經濟受限於勞動力供給,過去五年,加州勞動人口僅增加10萬人,德州則增加了170萬人。
加州經濟之所以仍能保持增長,很大部分歸功於科技業。即使在減少招募甚至裁員的情況下,科技企業仍具備提高產能的能力。
不過,科技業持續調整規模,加州在全美的就業排名也急劇惡化。
自2020年以來,加州的就業總數僅成長1.8%,在全美排名第38位。截至今年年3月的一年期增幅0.3%,則僅排第42名。
單計今年前三個月,加州就流失了54,800個職位,是全美16個出現就業下滑的州之一,排名第47。
同時,加州的競爭對手——德州、佛羅里達、愛達荷、亞利桑那、田納西、華盛頓州、北卡羅來納與科羅拉多等州——的就業市場皆以更快速度增長。
在截至3月的一年中,表現最佳的愛達荷州非農就業成長2.6%,是加州增幅的八倍以上。
灣區在此波就業放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加州經濟的引擎之一,灣區過去一年顯得動能不足,科技業裁員、企業追求精簡營運都是原因之一。
過去12個月,灣區共流失26,100個職位,跌幅0.6%。單在今年前三個月,灣區便流失19,700個職位,佔加州同期總流失量超過三分之一。
灣區在過去一年及今年前三個月內皆錄得就業下滑。其中以三藩市地區受創最重。
矽谷智庫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總裁漢考克(Russell Hancock)表示:「矽谷正處於低潮,而科技業又是加州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這自然使整個加州陷入低迷。」
有專家警告,加州還可能面臨進一步的經濟挑戰。前加州就業發展局局長伯尼克(Michael Bernick)指出,疫情期間各級政府大舉支出與擴編的時代即將結束。他表示,「這波裁員反映出2025年州與地方政府進入新一輪財政現實,疫情後期的擴張性招募與支出如今不再,這些機構正面臨預算赤字。」他警告,政府部門的裁員潮恐將到來。
漢考克說:「全面性加州經濟衰退的說法,恐怕離我們已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