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指冒牌救生員問題嚴重 質疑政府巡查方法 謝展寰:相信未達泛濫程度

【游泳/泳池/救生員/泳季/游水】泳季本月展開,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今年泳季推出一系列加強措施,包括要求泳池持牌人履行責任;加強巡查及懲處;加強與其他部門及機構協作,以進一步防範私人泳池聘用不合資格救生員。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日(24日)討論有關事宜,有議員質疑當局雖然增加巡查次數,但查獲違反條例的個案卻很少;亦有議員稱業界公認冒牌救生員不在少數,質疑是否巡查的方式存在問題。

周小松質疑當局巡查次數多效率低

勞工界周小松表示,去年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報告中,指2017至2023年,食環署共進行5萬多次巡查,當中只發現有兩宗違反法牌條件;而2021至2024年,署方收到使用假救生章、聘用假救生員的投訴,每年約有20多宗。他質疑,現時僅巡查次數多,但效率太低,詢問當局是否需要考慮巡查策略,以及使用「放蛇」形式,加強巡查效率。

周小松詢問當局是否需要考慮巡查策略,以及使用「放蛇」形式,加強巡查效率。資料圖片
周小松詢問當局是否需要考慮巡查策略,以及使用「放蛇」形式,加強巡查效率。資料圖片

 

陸頌雄表示,政府有責任監管香港拯溺總會,做到要有開放、隨時可供公眾查閱的系統。資料圖片
陸頌雄表示,政府有責任監管香港拯溺總會,做到要有開放、隨時可供公眾查閱的系統。資料圖片

 

泳季本月展開。資料圖片
泳季本月展開。資料圖片

 

冒牌救生員不在少數的情況是業界公認。資料圖片
冒牌救生員不在少數的情況是業界公認。資料圖片

 

食環署在2024年向拯溺總會核實共187個救生員的救生章資格。資料圖片
食環署在2024年向拯溺總會核實共187個救生員的救生章資格。資料圖片

 

陸頌雄促當局檢視巡查方法及制度

工聯會陸頌雄亦擔心局方巡查發現不到問題,稱冒牌救生員「會唔會跳咗落水扮泳客?會唔會有啲喺後門走咗?」。他亦指,政府有責任監管香港拯溺總會,做到要有開放、隨時可供公眾查閱的系統。他補充指,冒牌救生員不在少數的情況業界公認,質疑政府救生員人手不足,反而私人泳池卻沒有人手問題,情況值得懷疑,冒牌救生員情況是否如同目前數字顯示的如此輕微,還是巡查方法有問題或制度性出現問題。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很多泳池的管理者也會想核實救生員身份,承認問題的確存在,政府會加強管制和懲罰,但認為難稱之為泛濫,「客觀資料講俾我聽,似乎未到咁樣嘅程度」,拯溺總會指去年共收到約5,000個有關查詢,發現假的救生員的情況只有千分之三。

全港私人泳池數目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年底,全港共有1,422個持牌私人泳池,較10年前增加23%。2024年,食環署共巡查持牌私人泳池12,828次,期間發現4宗未按法例或牌照條件提供足夠合資格救生員的個案,已向持牌人作出檢控或警告。此外,食環署在2024年向拯溺總會核實共187個救生員的救生章資格,並未發現問題個案。

記者:曾卓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