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外交政策「對華鬆對烏緊」

法廣新聞網報道,繼前一天對中國示好後還不到一天時間,特朗普又顯示出其主導的欺弱怕強外交政策。他在23日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他拒絕正式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羅斯所有的立場,是「損害了和平談判」。

《華爾街日報》引用知情人士消息透露,特朗普正考慮大幅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在某些情況下削減幅度超過一半,以緩和與北京方面的緊張關係。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對此說,「打,奉陪到底」;美方若要「談」,中方「大門敞開」。

在對華放鬆的同時,特朗普還「對烏掐緊」,指責澤連斯基損害了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克里米亞是多年前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主政時期失去的。言下之意是:他作為現任美國總統對此沒有任何責任。他還抨擊說,正是澤連斯基的煽動性言論讓這場戰爭難以解決,烏克蘭的情況十分嚴峻。

而澤連斯基在評論美俄談判時表示,希望能夠了解其需要知道的一切,他說:「我特別想談烏克蘭問題。」這顯示出烏克蘭懷疑美國和俄羅斯的秘密談判的內容和方式。

目前,烏克蘭和其歐洲盟友的要求一向是恢復2014年俄控制克里米亞之前的邊界,但這樣的立場被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形容為「不切實際」。聽取過美方行動簡報的歐洲官員警告,普京可能通過表面的讓步,誘使特朗普政府接受俄方提出的其他條件,並迫烏克蘭接受既成事實。一名官員悲觀表示:「基輔目前正面臨巨大壓力,要放棄某些立場,好讓特朗普能夠宣稱勝利。」

特朗普在去年選戰期間承諾,他上任後將在24小時內讓俄烏達成協議。但他至今仍未能爭取到普京任何有意義的實質性讓步。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