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匯聚岸邊:未來之橋」為主題的第十一屆耶魯中美峰會日前在耶魯大學科學大樓(Science Building)主會場與耶魯北京中心分會場同步舉行。長江商學院院長、金融學教授、傑出院長講席教授李海濤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本屆高峰會聚焦於商業投資、國際關係、醫療健康、能源氣候、人工智慧、金融創投等熱門話題,邀請來自全球政商、學術、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數十位精英代表,共同探討中美雙邊合作的前景、挑戰與機遇,旨在建構深度立體的民間對話平台及密切高效的民間合作橋樑。
耶魯與中國有深厚聯繫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陳立總領事等嘉賓出席了本屆耶魯中美峰會。陳立在開幕致詞中寄語中美青年學子做長期主義者,從歷史的角度正確看待中美關係,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做開放主義者,摒棄封閉的思想,以開放共享的胸襟,積極推動中美合作,增進人類福祉;做行動主義者,勇於求索,歡迎更多美國青年參與「55萬」,增進人類福祉;做行動主義者,勇於求索,歡迎更多美國青年參與「55萬」,赴華學習。
身為耶魯大學研究生院1998屆校友,李海濤院長發表了題為「百年變局中耶魯人的擔當」的主題演講。他以親身經歷為引,回顧了耶魯大學歷史上與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深厚聯繫,探討了在當今世界大變局下教育事業的擔當與使命,強調在全球局勢快速變化背景下,企業家們更應具備全球視野,推動中美經貿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理解與價值對接。
李海濤院長表示,長江商學院始終以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人文精神、社會擔當和創新精神的世界級商界領袖為己任,在長江「通國內、通國外、通理論、通實踐」的世界級「四通教授」賦能下,致力於讓中國企業家講好中國故事,實現全球價值的有效對接。
耶魯中美論壇於2011年創立,後來更名為耶魯中美峰會,持續秉持以中美為核心、合作共贏的理念,匯集海內外數百位學界精英和行業領袖,建構深度立體的民間對話平台。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經濟學家、國家開發銀行前副行長高堅,復旦大學電腦學院特聘教授、北電數智首席科學家竇德景,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藥學院長聘教授、前副院長尹航等多位重量級嘉賓一同出席本屆耶魯中美峰會。
據悉,長江商學院成立於2002年11月21日,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含EMBA和MBA),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 和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EFEF)成員,並獲得AACMD)成員,並獲得金融認證和EQUISUISUIS。學院總部位於北京,現設有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企業家學者計劃;高階管理教育計劃(EE)及全球獨角獸計劃。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陳立總領事在演講中。 主辦方提供
李海濤院長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