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指數與美股急速下挫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出面表示,無意解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不過仍強調,希望看到鮑威爾在減息方面積極一些。全球金融市場聞言憂慮暫減。這背後凸顯出美國金融管理對世界經濟格局影響頗深。
這場風波緣起特朗普多次喊話,呼籲鮑威爾減息。不過,早前,鮑威爾「鷹派」發言稱美聯儲不會屈從政治壓力,面對特朗普政府近期關稅政策帶來的複雜經濟局面,美聯儲將重點考慮對抗通貨膨脹。特朗普隨後多次口頭抨擊鮑威爾,以「太遲先生」及「大輸家」形容鮑威爾,並揚言稱自己有權力撤換鮑威爾,如果他提出要求,鮑威爾會應要求離職。
此番言論瞬時引發金融市場動盪,本周一股市開盤,道指跌近千點,美元匯率也大幅下挫,彭博社美元現貨指數更是跌至2024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全球金融市場亦受牽連,震盪不止。市場批評聲隆,特朗普隨即轉態,稱自己無意解僱鮑威爾。
這並非特朗普首次對鮑威爾發難。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提名鮑威爾任美聯儲主席。當時市場多認為他會配合特朗普減稅政策寬鬆貨幣,但鮑威爾2018年4次加息。特朗普一年內14次公開指責鮑威爾是「叛徒」,說鮑威爾「毫無膽量」,甚至威脅探討解僱鮑威爾合法性,這也打破了自1990年代以來總統不評論貨幣政策的慣例。
特朗普此番連任後,鮑威爾又公開質疑特朗普「關稅由他國承擔」的言論,拒絕特朗普要求減息的喊話,令特朗普氣到公開喊話指其越早下台越好。
美聯儲自1913年成立以來,一直都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掌舵者,也被視為「全球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獨立於白宮,這可確保理事們擺脫政治官員的干擾,可以根據經濟數據而非政治考量確定息率。
歷史經驗證明,市場對這種制度設計比較有信心。此次白宮和美聯儲之間的博弈,令金融市場擔心後者的獨立性會受損。市場分析認為,若美聯儲成為總統附屬,後果將非常嚴重,包括金融市場大概率崩潰,投資者一定更加不安,美股更加波動,市場人士將會要求更高的通脹風險補償,結果導致長期利率上升,變相壓抑經濟活動等等,這將極大阻礙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雖然退了一步,但仍呼籲美聯儲減息。鮑威爾面臨兩難,如果配合特朗普的要求,加快減息步伐,一來,恐加劇通脹,違背美聯儲維持物價平穩的職責,二來,外界或質疑美聯儲獨立性遭到破壞,那無疑對於美元是災難性的打擊,美元資產將遭全面拋售;但如果拒絕特朗普的要求,美國經濟可能會繼續惡化,衰退風險增加,美元同樣難逃貶值,屆時經濟衰退的責任還可能會歸咎於鮑威爾拒絕減息。而無論是美元的巨大波動,還是美國經濟衰退,都勢必將全球金融市場置於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