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名樞機主教將選舉新教宗

教宗方濟各逝世,下任教宗將由未滿80歲的樞機主教投票選出,目前具投票權者有135人,其中近8成都是方濟各任內所拔擢。教宗選舉在台面下角力暗潮洶湧,神父們坦言「很難猜」。

天主教教宗選舉是全球最古老又神秘的儀式,一群樞機主教關在梵蒂岡內的西斯汀禮拜堂投票,若有人成功獲得超過2/3票數,煙囪頂端會升起白煙,反之則釋放黑煙,繼續下一輪投票。台灣的本篤會神父徐千邦說,教宗人選在教會不算禁忌話題,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結果真的很難說。」

每次教宗選舉,都吸引大批國際媒體守在聖伯多祿廣場。上次這樣戲劇性的場景發生在2013年,方濟各在會議第2天的第5輪投票中,才以「黑馬」姿態勝出。

樞機主教總數現為252名,其中135人未滿80歲,擁有投票權,135人中多達109位是由方濟各任命,他們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比例較高,反映方濟各希望反映教會覆蓋全球的目標。這批樞機多為其親信或理念相近者,這讓不少觀察家推論,「後方濟各政局」仍可能延續其路線。

最常被意大利媒體點名為「下屆教宗可能人選」者,包括教廷國務卿帕洛林(Pietro Parolin)、教宗和平特使祖皮(Matteo Maria Zuppi)。這兩人都是意大利籍,符合「歐洲派」期待,他們又都深度參與方濟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中國與俄羅斯談判部分,可無縫接軌延續方濟各路線。

在教廷積極拓展的亞洲,菲律賓籍樞機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有「亞洲方濟各」美譽,並擔任過教廷福音傳播部長。但目前亞洲樞機主教比例仍不到1/5,要選出亞洲教宗並非易事。匈牙利樞機主教埃爾多被視為保守派的主要候選人,他主張與東正教基督徒接觸,強調教會之間「逼切需要」合一。

一些梵蒂岡觀察家私下打趣,越常在媒體曝光的熱門教宗人選,往往越容易見光死,而即使現任教宗大量任命「友軍」樞機主教,保守派、改革派大玩合縱連橫,下任教宗人選終歸「人算不如天算」。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