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不少投資者為分散風險,紛紛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另類投資,而藝術是另類投資熱門之選。
根據《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2025》,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額達575億美元,銷售總額按年下跌12%,而高端市場尤其疲弱,逾千萬美元拍品成交數量大減39%。
究竟這是必經的市場調整期,還是藝術市場已亮起紅燈?
長久以來,藝術市場的溫度與全球經濟環境及地緣政治因素息息相關。面對全球經濟前景不穩,美國藝術市場繼2023年下降10%後,2024年再跌9%;中國市場亦因經濟放緩,導致銷售額大跌31%。儘管全球藝術市場銷售額下降12%,但交易數量卻逆勢增長3%,尤其是中低價位的藝術品市場。與此同時,女性藝術家在經銷商銷售中的佔比持續增加,表示藝術市場逐漸走向多元。
過去十多年來,藝術市場屢創拍賣天價,從畢加索到趙無極,藝術品的投資回報曾讓無數收藏家趨之若鶩。如今藝術市場湧現更多新進與年輕收藏家,其焦點則逐漸轉向新興藝術家、小型藝廊與尚未「火紅」的藝術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新進藝術家或非主流藝術品類型,雖然價格相對較低,但未必所有也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加上藝術價格難以規管,市場定價較為主觀,而轉售亦非易事,投資者入場前最好做足心理準備。
不過,收藏藝術回報不止於資產增值,而藝術品本身有觀賞價值。假如投資者集中收藏自己心愛的藝術作品,每天看著心頭好何嘗不是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