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三藩市華埠三棟散房公寓被發現有多項衛生和安全違規,相關業主2023年被市府律師邱信福提告,指控他們製造公害。雙方終於達成和解,業主們同意繳付81萬元民事罰款。
《三藩市觀察家報》報道,邱信福指出,這結果對「所有為了盈利使租客受苦的房東是一場教訓」,強調在三藩市,「剝奪租客居住安全又健康環境的權利將面臨後果」。
市府律師辦公室指出,三名被告阿彭羅德(Jeff Appenrodt)、德瓦達拉(Shailendra Devdhara)和帕特爾(Kamlesh Patel)透過不同所有權配置和五家有限責任公司,營運華埠三棟散房公寓,分別位於跑華街(Powell Street)1449號、瓦里豪街(Vallejo Street)790號和昃臣街(Jackson St.)912號,總共85個獲批准的散房單位。
根據訴訟,市府指控業主無視政府警告和違規通知,且被告多次沒有出席執法程序,目前尚有22項由樓檢局發出的違規通知未處理。
三棟公寓有獲准單位85個,但訴訟指控公寓方面違法改建、合併或新增未經批准的單位,且公寓內管道破損生鏽、電線外露、害蟲和嚙齒動物出沒、長出霉菌、共用浴室缺乏衛生、電器故障、缺乏煙霧或一氧化碳感應器、防震不足、缺乏逃生出口和門鎖損毀等問題。
根據獲三藩市高等法院批准的禁制令和判決,最大一筆和解金78萬元由阿彭羅德和德瓦達拉繳付,與三棟散房公寓大量違反市府條例有關。
市府訴訟指出,兩人被告的原因是他們的經理角色和擁有與營運這三棟散房的有限責任公司成員。而帕特爾2023年5月收購瓦里豪街790號和昃臣街912號兩棟散房公寓,與跑華街1449號違規無關,將承擔3萬元民事罰鍰。
三藩市華協中心行政主任楊重賢形容,本案是「僅說華語的移民租客捍衛自己住在安全宜居住宅的權力的絕佳例子」,並凸顯市府執法的重要性。
跑華街1449號目前尚有四項未解決的案件,涉及不同違規通知和禁止令。同一棟散房還有一份貸方發出的違約通知,本月24日將進行法拍程序。昃臣街912號也有一項涉嫌未經許可改建的有效執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