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議會第30選區候選人、資深教育工作者史明思(Dermot Smyth)於17日在法拉盛舉辦華文媒體見面會,向媒體介紹其個人背景與政見,並就紐約市近期推動的小班制改革及其他社會議題回應社區關注。
紐約市教育局近日宣布,將為全市近750所公立學校提供經費,增聘逾3,700名新教師,以落實州議會通過的小班制法案。此舉旨在改善部分地區教室過度擁擠的情況,但也在社區引發熱議。不少家長擔心,若市府倉促聘用、未嚴格把關師資,恐將影響教學品質。
史明思指出,資訊傳遞與語言溝通是市府當前需加強的環節,應避免因語言障礙或翻譯誤差導致社區產生誤解與恐慌。他強調,小班制旨在優化教學環境,並不會影響現有在學學生,「這項政策將從未來入學的新生開始實施,有助於降低班級人數。」
針對師資來源,他表示,並非所有新聘教師都是職場新手,部分來自長島與新澤西的資深教育人員亦因待遇改善而重返教職。他同時強調,不應低估年輕教師的能力與熱情,「他們能為學校帶來新活力。如今的教學環境已不再容許教師關起門來、隨意授課。」
對於教師工會(UFT)可能成為政策最大受益者的質疑,史明思回應,雖非代表工會發聲,但他身為曾任教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深知大班教學的弊病。「若不加以限制,十年後每班學生人數可能超過50人,將不利於因材施教。」他指出,正因面臨此一問題,州議會才會通過法案,要求市府擴建學校、增加教室與座位。
「這已是州法律,重點不在於支持與否,而是如何落實執行。」他強調,自己擁有25年教學經驗,並具備參與市議會決策的能力。
就語言教學資源配置問題,史明思建議,市府應建立更有效的派任制度,將具備普通話或其他少數族裔語言能力的教師安排至語言支援需求高的地區,例如法拉盛,而非錯派至布碌崙南部。他亦呼籲市府解決教師通勤與停車困難,例如提供交通補貼,以減輕需自費負擔高額停車費的教師壓力。
除教育議題外,史明思亦談及無家可歸者與庇護設施問題,主張應投入更多資源於精神健康與社會支持服務,「不能只是將問題從一個社區轉移至另一個社區,而是應設立真正的精神疾病照護中心。」
針對治安議題,他明確表態支持「資助警察」(fund the police),並表示若當選,將與新一屆市議會議長合作,優先推動擴編警力,「這是目前最迫切的治安任務之一。」
對於無證攤販問題,他指出,不受監管的街頭攤販不僅對周邊正規小商家造成損害,也造成城市稅收流失,「我們甚至無法確定他們販售的產品是否安全。」
據了解,史明思目前已獲得國會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蘇奧齊(Tom Suozzi)、皇后區區長理查茲(Donovan Richards)及教師工會等多方背書。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史明思。